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满江红·自豫章阻风吴城山作

满江红·自豫章阻风吴城山作

《满江红·自豫章阻风吴城山作》是南宋词人张元乾所写的一首词。这首词从对恶劣环境描写转入对羁旅愁思的抒发,词人因风恶而延误归乡的痛苦之情表达得深切、真挚。全词以“想小楼、终日望归舟,人如削”结尾,巧妙的艺术构思、细緻具体的描摹,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基本介绍

作品名称:满江红·自豫章阻风吴城山作创作年代:南宋作品体裁:词作者:张元乾作品出处:《全宋词》

作品原文

满江红1·自豫章2阻风吴城山作
春水迷天,桃花3、几番风恶。云乍起、远山遮尽,晚风还作。绿卷芳洲生杜若,数帆4带雨烟中落。傍向来5沙嘴6共停桡7,伤飘泊。
寒犹在,衾8偏薄。肠欲断,愁难着。倚篷窗9无寐10,引杯孤酌。寒食清明都过却,最怜轻负11年时约12。想小楼、终日望归舟,人如削13。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双调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韵;后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韵。用入声韵者居多。
豫章:今江西南昌市。“吴城山”地名。
桃花浪:亦称桃花水。旧曆二三月春水涨,正值桃花开,故称。
数帆:几片风帆。
向来:一贯如此。
沙嘴:即沙洲。
桡(ráo):桨,代指船。
衾(qīn):被子
寐(mèi):睡着。
篷(péng)窗:船的窗户。
轻负:轻易地辜负。
年时约:指与家中约定春天返家。
削:形容人体消瘦。

白话译文

正是桃花水涨时,又几番风险浪急。阴云乍起,将远山层层遮蔽。 入黄昏,风吼不息。生满杜若的沙洲,翻卷着绿色香气。几片风帆,落下在迷濛烟雨里。行船依靠着突入江中的沙嘴停泊,一股飘泊的忧伤在心中升起。
夜间春寒未退,偏又被薄人无寐。悲肠欲摧,沉甸甸的忧愁担不起。一个人靠着蓬窗,拿来酒杯独酌,将不眠的愁思浇灌。寒食清明都过了,轻易错过了从前约定的日期,料想闺中佳人,整天登楼凝望盼船回,人瘦如削凭栏立。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宣和二年(1120年)春。时张元乾由江西南昌赴南康拜会名士陈瑾,途经南昌城北的吴城山,遇风阻行,有感于飘泊在外,与妻子久别,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思归之情。词人通过对自己行舟时所遇险恶的描写,表现了羁旅游子的孤独愁苦,抒发了自己对佳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词的上片写景。起首的“春水迷天,桃花浪、几番风恶”二句,词人写初春江水猛涨,风急浪险,描绘出一种江水风浪连天的险恶景象。接下来的“云乍起、远山遮尽,晚风还作”二句,词人写浓云骤起,将远处的群山一一遮蔽,天色向晚时大风依然刮个不停。 “乍”字点明了天气的突然变化, “远山遮尽”极言云起的气势宏大,“还”字点明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江上的险恶之势仍在持续的情景。此三句延续上文,将词人江上行舟所遇到的险阻一一吐露。后面的“绿卷芳洲生杜若,数帆带雨烟中落。傍向来沙嘴共停桡,伤飘泊”四句,词人的视野由远及近,写江中的小洲之上,绿草遍地,香草丛生,江面上细雨如丝,烟波瀰漫,屈指可数的船帆纷纷落下,傍晚时分行船纷纷来到沙洲旁停泊,词人面对这种烟雨凄迷、远帆纷落的情景,不禁触景生情,哀叹自己的独自漂泊、浪迹天涯。
词的下片抒怀。起首的“寒犹在,衾偏薄。肠欲断,愁难着”四句,词人直抒胸臆,说自己寒夜停舟,夜宿江边,觉得被子偏薄,寒气难抵,心中不禁百味丛生,愁肠寸断之感翻涌而出,愁苦难耐。接下来的“倚蓬窗无寐,引杯孤酌”两句,词人写自己孤夜难眠,倚着蓬窗对影自酌。此二句有着很强的表现力,使一个孤寂愁苦的游子形象跃然纸上。后面的“寒食清明都过却,最怜轻负年时约”两句,词人宕开一笔,说想起寒食、清明都已过去了,自己已误归期,辜负了与佳人约定的誓言,心中不免黯然神伤。结拍的“想小楼、终日望归舟,人如削”二句,词人化用了柳永《八声甘州》中“想佳人妆楼颗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语意,说想来那小楼中的佳人定然是终日守望着归来的远舟,经年日久,相思成灾,致使形容日渐消瘦。此处词人不直接写自己思念佳人,而是反写佳人因为思念自己而形容消瘦,使得所要表达的艺术效果更加强烈,将词人思念佳人的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词由景及情,娓娓道来,感情真挚细腻,极为感人。

名家点评

明·吴从先《草堂诗余隽》卷二眉批:上言风帆飘泊之象,下言归舟在家之思。又评:前后俱在舟帆上写情景,想所思之人,尚是江湖浪客。
明·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卷三眉批:认向来沙觜,妙得旅情。又:“削”字好。“人如削”句好。
明·潘游龙《古今诗余醉》卷七:“人如削”句妙。

作者简介

张元乾(1091年一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又号真隐山人,福建永福县人。北宋末年之太学生。曾积极赞助李纲抗金。高宗时,因作词送主战派李纲、胡铨,遭秦桧迫害,下狱削籍。着有《芦川词》,词风多样。

本文由'岑修伟'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