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军事理论新编教程

军事理论新编教程

《军事理论新编教程》是2013年3月1日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孙福金。

本教材着眼于时代发展,力求创新,吸收最新军事科学成果,具有结构合理内容完备、实用性和可读性强的特点,基本形成科学、完整的大学生军事课程体系。本教材全面体现了新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要求,符合军事科学规律和高等院校军事课程教学的客观实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国防观念和综合素质。本教材共分五篇,内容包括中国国防;军事思想;国际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信息战争等。

基本介绍

书名:军事理论新编教程作者:孙福金ISBN:9787121193446定价:32.00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3月1日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国防 1 第一节 国防概述 2 一、国防的含义 2 二、国防的基本要素 5 三、我国历史上的国防与启示 8 四、现代国防及其基本特徵 17 第二节 国防建设 20 一、国防领导体制 20 二、新中国国防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24 三、国防建设的内容、指导原则政策 25 四、武装力量建设 26 第三节 国防动员 34 一、国防动员的含义与意义 35 二、国防动员的分类和内容 37 三、国防动员的原则和要求 40 四、国防动员的準备与实施 42 五、国防教育 43 第四节 国防法规 46 一、国防法制与立法 47 二、国防法规体系 48 三、公民的国防权利和义务 54 四、国防法规的实施 57 自主学习安排 59 第二章 军事思想 63 第一节 军事思想概述 64 一、基本概念 64 二、军事思想的地位和作用 66 三、古代军事思想 67 四、近代军事思想 69 五、现代军事思想 71 第二节 毛泽东军事思想 73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含义 73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73 三、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83 四、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体系 85 五、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 85 第三节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86 一、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基本含义 86 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86 三、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和意义 91 第四节 江泽民论国防与军队建设思想 92 一、关于军事战略学 93 二、关于军队建设学说 94 三、关于国防建设学说 97 第五节 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 98 一、新世纪阶段军事战略思想 98 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建设思想 99 三、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建设思想 100 自主学习安排 102 第三章 国际战略环境 106 第一节 战略环境概述 107 一、战略 107 二、战略环境 110 三、战略环境与战略 111 第二节 国际战略格局 112 一、国际战略格局的概述 112 二、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动因与规律性分析 114 三、冷战结束后国际战略格局的现状 116 四、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分析 118 第三节 国家安全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122 一、国家安全的含义与构成要素 122 二、中国周边安全的含义与现状 128 三、安全环境面临威胁的理论分析 131 四、中国周边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策略 133 自主学习安排 141 第四章 军事高技术 146 第一节 军事高技术 147 一、高技术与军事高技术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147 二、军事高技术的分类 148 三、军事高技术的特性 152 四、军事高技术的发展趋势对现代军事的影响 153 五、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 155 第二节 侦察监视与伪装隐身技术 156 一、侦察监视技术的概述 156 二、现代侦察监视技术的原理、手段及在军事上的套用 157 三、侦察监视技术在军事上的套用 157 四、高技术侦察监视的发展趋势 161 五、伪装隐身技术 162 第三节 精确制导技术 165 一、精确制导武器的定义及其作战特点 165 二、精确制导武器的制导技术与方式 167 三、精确制导武器的种类 169 四、精确制导武器的制导过程与作战套用 170 第四节 航天技术 171 一、航天技术概述 171 二、太空飞行器的军事套用 172 三、军事航天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173 四、世界11大航天发射地 173 五、卫星导航系统简介 174 第五节 雷射技术 176 一、雷射的概述 176 二、雷射技术在军事上的套用 177 三、雷射对抗与防护 177 第六节 电子对抗技术 178 一、电子对抗技术的概述 178 二、电子对抗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179 三、电子对抗的地位作用 179 四、电子对抗技术的分类与组成 180 五、电子对抗技术的发展趋势 181 六、电子战时代,我军的发展方向 182 第七节 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 182 一、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概述 182 二、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183 三、军队自动化指挥系统对作战的影响 184 第八节 新概念武器 184 一、定向能武器概述 185 二、动能武器的概述 186 三、非致命武器的概述 186 四、基因武器概述 187 五、物理武器概述 188 六、其他新概念武器 188 附录: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先进武器简述(资料源于凤凰网) 189 自主学习安排 193 第五章 信息化战争 199 第一节 信息化战争的概述 200 一、信息化战争的基本概念 200 二、信息化战争的萌生与发展 200 三、信息化战争的构成要素——信息化武器装备(特质基础) 203 四、信息化战争的作战力量 204 五、信息化战争的基本作战样式 206 第二节 信息化战争的特徵与发展趋势 208 一、信息化战争的特徵 208 二、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 211 第三节 套用于信息化战争中的高技术 212 一、信息网路技术 212 二、电子技术 213 三、智慧型技术 214 四、精确制导技术 215 五、航天技术 216 第四节 信息化战争案例分析 218 一、雏形信息化战争之海湾战争 218 二、非接触信息化战争之科索沃战争 220 三、非对称信息化战争之阿富汗战争 221 四、成熟信息化战争之伊拉克战争 222 第五节 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 223 一、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国防安全 223 二、加快信息化条件下的军队建设 225 三、夯实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后备力量 227 自主学习安排 228 参考文献 232

本文由'势怀梦'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