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本实验室始建于 1983 年,当时称“心理学实验室”,主要满足本科生教学和教师开展部分研究工作,所在学科点于 1986 年获得普通心理学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后改为基础心理学), 1993 年获得基础心理学博士学位授权点, 1998 年获準心理学博士后流动工作站, 2000 年获準发展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位授权点, 2001 年基础心理学专业获準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同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获準成为重庆市重点学科, 2003 年获準成为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

基本介绍

中文: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时间: 1983 年别名:心理学实验室对象:本科生教学和教师

实验室概况

其中,在 2000 年,本实验室发生重要的转变,即在先前“心理学实验室”的基础上,组建成为“重庆市基础心理学重点实验室”,并于 2002 年初建成开放; 2004 年 6 月,该重点实验室通过重庆市教委的评估,被评为“优秀示範重点实验室”。因此,本实验室有着良好的学术支撑:心理学的一级学科博士点,心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基础心理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重庆市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此外,我们还与北师大认知神经科学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第三军医大学神经科学研究中心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作关係,开展联合研究和培养博士生。 经过 20 余年的建设和发展,本实验室现已形成四个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研究方向,不少研究成果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有些成果达到或接近国际进水平。这四个研究方向是:时间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人工智慧与脑科学。

研究方向

实验室经过长达 20 余年的建设和积累,已经形成了四个在国内有领先优势、在国际上也有影响的研究方向。其中, 时间心理学研究 是本实验室的重要特色方向,其研究在国内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多项研究成果产生了较大的国际影响,被国内外多种教科书所引用,是全国公认的时间心理学研究中心,其学术带头人 黄希庭 教授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全国劳动模範、国家级教学名师、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心理学学科评议组副组长; 认知心理学研究 中的思维与推理研究在国内已处于领先地位,无论是关于思维策略的研究或者是对推理能力发展的研究,在国内都非常先进。学术带头人之一 张庆林 教授是国内着名的思维研究专家,其关于思维策略、顿悟的研究,国内领先;学术带头人 李红 教授是国内着名的推理研究专家,其关于传递性关係推理的研究、归纳推理的心理学研究在国内首屈一指, 李红 教授近年来关于执行功能和心理理论的研究也由于国际合作的参与而得到迅猛发展,成为国内研究该领域的最强科研队伍同时, 李红教授还成为“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 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 ”,“ 重庆市高等学校首届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人格心理学研究领域也独具特色,不仅有在上世纪90年代影响广泛的美育心理研究(曾荣获教育部二等奖)和价值观研究(曾荣获教育部一等奖),还独创性地提出了中国人的 “ 四自 ” 人格理论,尤其是 黄希庭 教授的价值观研究和中国人人格理论研究更是国内人格心理学研究的顶尖成果;关于 人工智慧、脑科学和虚拟现实 的研究起步略晚,但起点很高,中国 ERP 研究目前最权威的专家之一、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 、中科院 “ 百人计画 ” 优秀获得者 罗跃嘉 教授是本实验室的签约特聘教授,负责指导本实验室认知心理学研究方向的研究人员从事高级认知过程的 ERP 研究,目前已经做出世界第二篇 ERP 的归纳推理研究成果;虚拟现实研究在国内心理学界具有领先的优势,聘请了加拿大籍华人 孙弘进 教授作为特聘教授, 孙 教授曾在 Nature 上发表过高水平的文章,是好几家权威国际期刊的特约审稿专家,学校更是投资了 600 万元用于虚拟现实与行为研究实验室,是目前国内设备最先进的虚拟现实与行为实验室。
由于我们长期以来的辛勤工作,我们先后成功建设了普通心理学博士点、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点、心理学的一级学科博士点,心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基础心理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重庆市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教育部 “ 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 , “ 中 — 加联合儿童心理研究中心 ” 等科研平台,有力地促进了心理学的学科建设。
根据当前本学科的发展趋势以及我们实验室已有的工作基础,本实验室确立四个研究 方向 ,即 : 时间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人工智慧与脑科学。

研究平台

本实验室所在学科是西南大学科研实力最强的学科之一,学校已经投入了较丰富的研究经费进行建设。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拥有价值约 500 万元的深蓝超级计算机,用于人工智慧和海量神经数据的计算,拥有约 300 万元的德国 Brain Products 的 256 导脑电记录仪用于人格与认知研究,装备美国 Inter Sense 公司生产的无线行走运动追蹤装置 IS-900VET Wireless Sestem 和美国 NVIS 公司生产的头盔显示器以及美国科视公司生产的立体投影仪 Montage LX33 等总价值 280 多万元先进设备的虚拟现实实验室用于人格与认知研究,有价值 40 万元的当前最先进的 Eyelink-2 眼动仪用于视觉阅读研究,装备有价值 40 多万元设备的用于行为观察的单向玻璃观察室,并新增荷兰的 Spirit-10 型无线蓝牙技术 + 通道生物反馈系统新加坡的 STP 心理生理测试仪、丹麦 OB922 高频听力计,以及先进的用于语言心理学研究的语言实验室,计 120 余万元,还有 200 余台高性能个人电脑(奔腾 4 )以及桌面 100M 的千兆校园网路,价值 40 余万元的综合心理学实验台,价值 40 余万元的心理学实验软体系统, 30 余台高性能 IBM 奔 4 笔记本电脑。总计现有固定资产 1530 余万元。
在学校强有力的科研设备资助力度下,我们在未来 3 年内还将陆续购买经颅磁刺激仪、脑磁图仪、 32 导生理记录仪、脑波超慢涨落仪等价值达 2000 万元的高精尖设备,到重点实验室建设成功时,预计设备净资产将达到 3500 万元左右。
为了实现学科间的有力整合和学科渗透,学校还将把生命科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等与本实验室有关的研究人员和研究设备纳入本实验室调配系统。届时,将形成跨学科、多层次地研究“脑——心理——行为——环境”关係的学科融合格局,除本实验室已经建设的几个实验室以外,还将包括电生理学实验室、行为生物化学实验室、心理药物实验室、动物行为实验室,这样,我们将拥有国内最先进的实验手段和实验条件
现有实验室用房面积 3000 平方米。学校图书馆拥有西部地区最齐全的心理学中外文期刊,其中外文专业期刊达到 24 种,届时,本实验室能够利用的外文专业期刊将居于全国前列,拥有 4 个外文学术期刊全文资料库。 学校的数位化图书馆拥有国内最权威的科技期刊全文资料库。千兆校园网接入 Internet ,信息高速公路早已畅通无阻。

师资力量

实验室主任: 李红教授
李红 教授, 男, 1965 年 1 月出生四川武胜人,中共党员,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首批 “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 ,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现任重庆市基础心理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重庆市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 “ 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 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专家组成员, “ 中 — 加联合儿童心理研究中心 ” 主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心理学系客座教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行为发展协会( ISSBD )会员,重庆市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兼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行为与心理研究》编委, 《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杂誌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通讯评议专家。长期从事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主持过 2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9900046 、 30370488 )、 2 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99czx009 、 02CSH002 ), 1 项教育部远程教育重大项目( A1009 ), 2 项教育部重点项目和规划项目,还主持或主研过其他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8 项,目前在研国家级、省部级课题 4 项,中科院项目 1 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重大项目 1 个, “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 项目 1 个,国际合作课题 1 个,课题经费近 200 万元。从 2002 年起,开始与加拿大发展神经科学首席科学家、多伦多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P.D. Zelazo 密切合作,共同从事执行功能的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现已和美国布朗大学 Sloman 教授、加利弗利亚大学 Heit 教授、华盛顿大学 Carlson 教授、德国萨尔斯堡大学 Perner 教授、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 陈欣银 教授、 Morten 教授等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係。已在《 Cognitive Development 》、《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C-Life Sciences 》、《中国科学》、《心理学报》、《教育研究》和《心理科学》等着名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 110 余篇,个人或合作出版着作 18 部, 10 余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複印资料》和《中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等转载,提出了 “ 智慧型的认知结构模型理论假说 ” ( 1992 ), “ 道德价值观的四重结构理论 ” ( 1994 ), “ 解决三项系列问题的枢纽项比较模型理论 ” ( 1996 )和 “ 传递性关係推理的複合模型理论 ” ( 2001 )等理论假说。其科研成果曾荣获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四川省人民政府一等奖、二等奖、优秀奖 5 项,重庆市人民政府二等奖、三等奖 4 项。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黄希庭教授
黄希庭 教授, 男, 1937 年 10 月出生,浙江温岭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5 年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心理学)副组长,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兼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名誉院长兼心理学研究所所长,校学位委员会副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西南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专业负责人、心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站长,全国心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心理学报》和《中国临床心理学杂誌》编委,台湾大学《本土心理学研究》编辑顾问,重庆市心理学会理事长,重庆市政协委员,四川大学、苏州大学、陕西师範大学、华南师範大学和北京师範大学兼职教授等。主要学术成就: ① 在中国开创了时间心理学研究,最先将模糊统计赋值、信号检察论、多因素实验套用于时间心理研究;开闢了时间隐喻的跨文化研究;提出了时间认知的分段综合加工模型;发现了 Kappa 效应年龄特徵,时间判断的通道效应,心理时间的分段性和时间维度的人格特徵。其成果被国外学术专着及国内多本教科书引用,其中一篇被国外学术刊物全文译载; 40 余篇论文被 PA 收录。 ② 在中国开创了大学生心理学的研究,将模糊聚类分析法、模糊偏序关係矩阵排列法、多特质多方法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法因素分析等套用于人格研究;最先把价值观引入心理学教材;把价值观划分为十大类,即人生价值观、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人际价值观、职业价值观、审美价值观、宗教价值观、自我价值观、婚恋价值观和幸福价值观,对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进行实证研究并根据其特点提出许多合理的教育建议;开创了对自立、自信、自尊、自强的心理学研究;对儿童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养成教育做过深入的研究;有一项成果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9 项成果被教科书引用, 25 项成果被 PA 收录。 ③ 出版了一系列高等学校心理学的优秀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如《普通心理学》(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获国家教委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4 年版;获国家教委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2 年版;获国家教委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心理学》等(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 年版;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重庆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谘询》(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版;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为培养我国的心理学人才做出了重大贡献。已出版教材、专着、译着 30 部,发表学术论文 200 余篇。

本文由'冬马安珊'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