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福建省洋口林场国家杉木良种基地

福建省洋口林场国家杉木良种基地

福建省洋口林场国家杉木良种基地创建于1956年,直接隶属于福建省林业厅管理,副处级编制,是全国首批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同时还是我国唯一的国家杉木种质资源库。

基本简介

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创建于1956年,直接隶属于福建省林业厅管理,副处级编制,是全国首批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同时还是我国唯一的国家杉木种质资源库。

地理位置

基地位于闽北林区富屯溪畔、蜚江北岸的南平市顺昌县洋口镇道坪自然村。1956年,经省林业调查队勘察设计,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南平市(现为延平区)和顺昌县人民政府划出经营区3721.4公顷。地跨顺昌、延平两县(区)的6个乡(镇)21个行政村,东西长20多km,南北宽10 km左右。鹰厦铁路、富屯溪、316国道贯穿其中,交通十分便利。林场地形系武夷山支脉的低山丘陵,海拔高100~800 m,土壤以山地红壤为主,土层深厚肥沃坡度15~30度,属亚热带地区气候,年平均温度18.5℃,年平均降水量1880 mm,无霜期可达305天,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物长期长,适宜杉松等用材树种生长,是我国杉木中心产区。

基地发展历史

 世纪60年代初,基地就开始与南京林业大学合作开展林木遗传育种改良等综合学科研究。1964年在道坪工区建成了杉木第一基因库34亩,1966年在打铁坑工区建成杉木无性系嫁接种子园50亩,1973年在元峰工区营建了杉木种子园子代测定林7.5亩,1975年开始在林业部和省林业厅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下,在南山工区营建第一代生产性杉木嫁接种子园1000亩,1980年在南山工区建成了杉木杂交种子园147亩,1992年在道坪工区建成杉木二代种子园177 亩,2000年在道坪工区建成了杉木第三代基因库50亩,2002年在道坪工区建成了杉木第三代种子园50亩,2006年开始开展杉木航天育种试验。2000~2002年,利用国债二期项目建成人工智慧温室2500平方米,育苗大棚500平方米,以及道路、晒场、苗圃喷灌等一批基础设施工程,大大改善了基地的良种繁育基础设施条件。2003年,我场成为福建省林业厅种苗科技重点攻关项目“杉木高世代遗传改良和良种生产技术研究”项目的重点承担单位(2005年11月,该重点攻关项目经省林业厅验收,在所有攻关项目中排名第一)。2004年,攻关重点项目在省林业厅的支持下,我场与南京林业大学合作开展杉木和杂交马褂木组培项目,组建了组培苗研发及生产快繁中心,在对已有的杉木无性系测定林进行生长、材性、适应性状的调查分析基础上,从中选择出一批优良无性系,以这些优良无性係为材料开展杉木组培技术研发,目前已成功研发10个杉木优良品系的组培技术和培养基配方,其中7个品係为短周期型的速生品系,3个品係为短周期型的製浆造纸兼速生品系。良繁中心的组培生产车间经改扩建后面积达1200 平方米, 接种操作台40台,具备了年产杉木组培苗800万株的生产能力实现了杉木优良无性系组培苗产业化生产。

基地建设成就

1、技术领先,成就突出。
1958年开始先后与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科院、福建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校密切协作,累计主持或参加了60多项科研项目,发表科技论文120多篇,获得国家、部省级科技进步奖和重大成果奖2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国家重大贡献奖2项,部省级科技进步奖或科技成果奖19项。从2003年开始全面参与福建省杉木种苗科技攻关第一、二、三期项目研究,“杉木高世代遗传改良和良种生产技术研究”项目获得一等奖。目前我场杉木遗传改良技术处于国内领先的第三代水平,基地还先后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先进林木良种基地”、“全国良种基地十大标兵”、全国“特色良种基地”、“2010年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林木种苗先进单位”、全国首批“森林经营示範国有林场”等荣誉称号。2009年2月被国家林业局确认为全国首批“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2009年12月被确定为"国家杉木种质资源库"。
2、品牌辐射,示範带动。
在长达五十多年以及几代育种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基地已累计完成杂交制种5千多个组合,选育出杉木优良品种1300多个,收集了全国各地优良杉木基因型6000多个,建成了全国种质资源数量最多、规模最大、良种档次最高、内容最丰富的杉木种质资源库。经过多年研发,从杉木二代单亲子代测定林、双亲子代测定林中选择的速生优良家系的优良个体159个于2009年5月通过福建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审定;从杉木第三代育种群体中选出的最优良杉木组培材料“洋020”、“洋023”、“洋061”、“洋062”、“洋148”、“洋243”六个杉木优良无性繫于2008年12月通过福建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加强智慧财产权保护,2005年我场注册了“洋林”牌良种商标,"洋林"商标于2011年1月被南平市工商局认定为南平市知名商标称号。
3、良种推广,效益显着。
基地自成立以来,累计生产杉木良种4.6万公斤相当于社会提供5亿多株优质良种杉木苗),累计提供杉木优良建园穗条100多万根,尤其是2006~2011年期间为光泽华桥林场、尤溪林场、将乐林场、信丰林木良种场等省内外良种基地提供高世代的杉木建园穗条26万根,建成杉木第3代种子园面积6000多亩。根据试验测定,这些杉木高世代良种与杉木普通良种相比,平均材积增益达40%以上。除了良种生产以外,2004年至今累计生产优良杉木组培苗2000多万株,可供造林面积10万亩。根据试验测定,杉木优良无性系组培苗造林与杉木普通林相比,平均材积增益达50%以上。由此可见洋口林场国家杉木良种基地的杉木良种在广大南方杉木适应区产生了较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场校合作,育种摇篮。
十年来,基地坚持不懈与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科院、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校开展科研合作,为省内外林业科研院校师生、研究人员提供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据不完全统计,参与过洋口林场良种基地科学研究的老师、学生及科研人员,有3名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的称号,有20多名成为林业系统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近100名科技人员分别晋升为教授、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与林场有关的研究项目、学科,已培养出博士、硕士生等高层次科技人才150多人。累计接待国外专家20多批100多人次,国内专家和有关研究、参观考察人员5000多人次。福建省洋口林场国家杉木良种基地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杉木育种家的摇篮和“杉木大学”。
5、领导重视,科学发展。
2011年11月,国家林业局赵树丛局长到我场考察指导后,提出要把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建设成为"林木良种繁育、森林经营示範、文化培训、生态骨干基地"的区域种苗服务中心,为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提供优质的苗木保障

本文由'北海诗凡'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