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海棠湾镇

海棠湾镇

海棠湾镇位于海南省三亚市的东部,是三亚市的东大门,东与陵水黎族苗族自治县英州镇接壤,南临南海,西连田独镇及亚龙湾旅游开发区,北靠南田农场及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距三亚市区30公里。海棠湾镇以藤桥墟为主镇区,总面积384.20平方公里(包括南田农场),镇区面积100.9公顷。全镇总人口89097人(2017年)。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海棠湾镇行政区类别:镇所属地区:三亚市电话区号:0898邮政区码:572000面积:384.20平方公里人口:89097人(2017年)方言:海南话气候条件: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着名景点:蜈支洲岛、神州第一泉、椰子洲岛、花海等机场:三亚凤凰国际机场火车:亚龙湾火车站、三亚火车站

行政区划

辖3个社区、19个村:永宁社区、林旺社区、藤海社区、藤桥村、龙楼 村、营头村、龙海村、椰林村、东溪村、海丰村、升昌村、青田村、江林村、龙江村、庄大村、林新村、凤塘村、洪李村、北山村、三灶村、湾坡村、铁炉村。

海棠湾镇夜景海棠湾镇夜景

三亚市海棠湾镇
[代码]460201100:~001永宁社区 ~002林旺社区 ~003藤海社区 ~200藤桥村 ~201龙楼村 ~202营头村 ~203龙海村 ~204椰林村 ~205东溪村 ~206海丰村 ~207升昌村 ~208青田村 ~209江林村 ~210龙江村 ~211庄大村 ~212林新村 ~213凤塘村 ~214洪李村 ~215北山村 ~216三灶村 ~217湾坡村 ~218铁炉村
[沿革]1958年建海燕公社,1959年更名为藤桥公社,1984年建藤桥镇。1997年,面积46平方千米,人口1.4万人,辖藤桥、龙楼、升昌、营头、海丰、椰林、龙海、东溪8个村委会。2001年8月,藤桥镇、林旺镇合併,设立海棠湾镇,镇政府驻藤桥。
附:林旺镇位于三亚市东部。223国道贯通镇境。 [沿革]原属藤桥管区,1958年改海燕公社,1961年更名林旺公社,1983年置林旺乡,1986年建镇。1997年,面积109.3平方千米,人口1.8万,以汉族为主,黎族占37.4%,辖林旺1个居委会和风塘、洪李、北山、龙江、庄大、村新、三灶、下文、湾波、铁炉、青田11个村委会。

基础设施

海棠湾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已形成了完整运输网路,海上运输通达三亚港和省内外港口,陆上海榆东线国道和东线高速公路从东至西贯穿海棠湾镇,道路四通八达,村村通公路,镇府驻地距三亚市国际凤凰机场约40公里。电力资源充足、村村通水电、程控电话遍及各个村庄,行动电话信号覆盖全镇。

自然环境

海棠湾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海水湛蓝、沙滩洁白、椰林连片成荫、拥有22.4公里的优美海岸线、拥有“神州第一泉”的南田温泉,蜈支洲岛、椰子洲岛、伊斯兰古墓群、新千年观日出的藤海湾等旅游胜地。
海棠湾地形独特,拥有低海拨丘陵、小平原河流、港湾众多,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冬暖夏凉,是热带高效农业、冬季瓜菜、热带水果、水产养殖、南繁育种的首选之地,目前,北京城市开发集团三亚肯特实业有限公司,新疆农科院科技示範园、龙生公司、大山公司等已落户海棠湾,成为投资开发海棠湾的领头雁。

经济状况

2004年,全镇社会总产值4.2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3.55亿元、第二产业0.24亿元、第三产业0.42亿元。全镇财政收1705万元,人均收入3671元。海棠湾镇主导产业是热作水果、冬季瓜菜和海水养殖,产品要有芒果、龙眼、椰子、槟榔、长豆角、西瓜、对虾、鲍鱼、石斑鱼等。

社会建设

2004年末,全镇住宅使用面积71.86万平方米、人均住宅使用面积18.3平方米、公共建筑面积7.4平方米、生产性建筑面积0.98平方米。目前,全镇现有道路共长83.8公里,路灯160盏,辖区内一个日产10万吨的自来水厂。2004年,全镇绿化覆盖面积4077公顷,镇区绿地面积9.6公顷,公共绿地6.8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9.5平方米,街道绿化普及率达100%,街道绿化带占到道路总面积的32%。

本文由'士施'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