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黑河三峡

黑河三峡

黑河三峡位于丝绸古道的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西北黑河下游,名曰:正义峡、阎家峡、赵家峡。

中国学院研究,发现古黑河是一条外流河,有一条明显的古河道在距今50万年前的更新世与东北的黑龙江河相通。当时湖泊、河汊串珠连缀,长达6500公里,是亚洲最长的“湖谷河”。

黑河三峡流域是历代兵家必争的咽喉要地,也是古代边关驿口。正义峡前面是历史上着名的镇夷城,依山傍水,残存的厚厚古城墙和宽宽的护城河明显存在,这座明代洪武年间的古城当地百姓称为天城。这里巍峨的长城遗蹟连绵不断,山峦上矗立的一座座明代峰火台与浩瀚戈壁上的汉代烽燧墩遥遥相峙。来到这儿,仿佛走进了马蹄疾飞、狼烟四起、金戈铁马的古战场。

基本介绍

中文:黑河三峡位置: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西北黑河下游地位:历代兵家必争的咽喉要地类型:三峡

正义峡

进入峡口,一座小院修建在黑河旁。小院侧面,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量雨器、蒸发器温度仪等测量仪器。黑河上空几道百米长的钢索横跨,长方形的测水天车悬挂在铁索上。这就是河西地带黑河上年代最早最久的水文观测站——正义峡水文站。它始建于1943年9月,担负着从莺落峡起黑河的流量、流速、水位、水温、降水、蒸发、冰凌、泥沙流失等监控监测任务,记录着黑河沿岸百万亩农田旱涝用水状况。沿着黑河顺流而下,山高峡窄,波滔汹涌,山路转弯而逝,好似“山穷水尽疑无路”,但忽而峰迴路转,“柳暗花明又一村”。不远处一棵约两人才能合抱的梧桐树,像是在点头迎接远方的客人,相传这就是唐僧西天取经路过黑水河拴过马的那棵树。继续前行,阵阵浓郁的沙枣花香扑鼻而来,放眼望去,百亩翠绿欲滴的果园映人眼帘,伞形的桃树、杏树、梨树、苹果树硕果鲜亮,坠满枝头;树下的瓜秧、豆角、菜花丰硕翠绿;峡谷中到处绿草青青,雪白粉红,绚丽多姿,使人顿感如同置身画境。这迷人的自然景色令人一下想起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阎家峡

沿河远眺,一块龟鳖似的巨型山岩深入河中,这就是阎家峡八景之一的“金龟探水”。
前人曾经用这样几句话来描述阎家峡的自然景观:“金龟探水第一景,雅壁酒亭座无人,鹁鸽仙洞隔河望,提督古墓树碑文”。从低矮的山樑攀越而上,在一块四面有小山丘环抱的空地中,出现几座墓茔,墓南有座很大的石碑,竖立在一块用青石雕成的巨龟背上,上面镌刻着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皇帝给甘肃提督阎相师撰写的碑文,碑文曰:“从征戈壁,威行葱岭之西;跃马崦嵫,勛策凌烟之上。”阎相师曾为祖国抗击外侵,镇守边关,立下汗马功劳病逝于此地,所以皇帝为此降旨立碑。

赵家峡

出了阎家峡,沿河边小路延伸,峡谷越来越窄,山崖峭壁与山峦中连绵屹立的烽火燧墩遥遥相望,如壁垒雄峙。河水拍击山岩发出轰鸣,惊起几只苍鹰在高空中飞旋,这就是黑河险峡赵家峡。
赵家峡东约12公里处,有一条通往金塔,穿越巴丹吉林沙漠,走向黑城子遗址的石凿古道,亦是丝路故道,称为“石门”。进入石门,仰视天空,云天一线,使人有“峰与天关接”之感。好一个神奇美丽的黑河三峡,当年大禹治水巨斧劈开的石峡天险,随着滔滔不息的黑河水走过了数千年的历史风烟。黑河三峡山美、水美、风光美,黑河两岸这块平畴沃野的土地,由于水足土肥,物产丰富,风景优美,早在汉唐时期就被誉为“塞上江南”。(张吉荣)

本文由'苍易青'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