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奥勃罗摩夫

奥勃罗摩夫

《奥勃罗摩夫》是同察诺夫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是一部以腐朽没落的俄国农奴社会背景描写以奥勃罗摩夫为典型代表的一批地主贵族从懒散、无所事事终于走向灭亡的小说。

基本介绍

作品名称:奥勃罗摩夫文学体裁:长篇小说作者:同察诺夫

作者

伊凡·亚历山大罗维奇·冈察洛夫于1812年6月6日(新曆18日)生于俄国西姆比尔斯克的商人家庭,是俄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人物之一。他曾在莫斯科商校读书,1831年进入莫斯科大学攻读文科。大学毕业后他先是回到故乡西姆比尔斯克,在当地省长属下做过短时期官员,不久迁居彼得堡。在彼得堡,冈察洛夫一边担任公职,一边从事文学活动。他的小说多以贵族青年生活为题材,表现作者温和自由义和改良主义思想。184至1846年他出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平凡故事》,在涅克拉索夫主编的《同时代人》杂誌上发表,受到别林斯基的讚扬,取得很大成功

概述

《奥勃罗摩夫》是同察诺夫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是一部以腐朽没落的俄国农奴制社会为背景,描写以奥勃罗摩夫为典型代表的一批地主贵族从懒散、无所事事终于走向灭亡的小说。奥勃罗摩夫从小由人服侍,吃饭穿衣从不自己动手,甚至连袜子也没有亲手穿过。他性格善良而懒惰成性,只是醉心于空想,一生大部分时间躺在床上过,精神极度空虚,连做梦也梦见睡觉。他颇有教养而又极端无能,害怕任务变动,不能思考任何实际问题,连贵族少女奥尔迦的爱情也无法让他振作起来。他最后和她的女房东结了婚,在这个女房东无微不至的照顾中逐渐发了胖,终于中心风,毫无疼痛,毫无苦恼地死去,“就象一只忘了上发条的时钟停摆不走。”奥勃罗摩夫这一剥削阶级的寄生虫的典型,客观上反映了俄国贵族阶级革命性的丧失;是俄国文学史上着名的“多余人”形象之一。

背景

冈察洛夫对于奥勃罗摩夫是抱着怜悯、同情的态度来描写的。作者在书末曾借书中的人物的口这样概括说:“他并不比别人愚蠢,他的心象玻璃一样明亮、洁净,而且高尚、亲切。”但是,作者採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冷静地,不厌其烦地从各个不同的场合来揭示奥勃罗摩夫的性格,他一层层剥下了奥勃罗摩夫身上的皮,深刻暴露了这种人物如何无可救药地变成一堆废物的过程。作者指出象奥勃罗摩夫这种典型人物的性格的形成、发展和终局,是和俄国农奴制社会血肉相连的。奥勃罗摩夫的故乡奥勃罗摩夫卡就是农奴制,宗法制俄国的一个缩影。冈察洛夫把农奴制俄国社会生活这个典型栩栩如生地塑造出来,揭露了农奴制度的腐朽,显示其必然崩溃趋势。小说《奥勃罗摩夫》构思严密,情节单纯、笔触细腻语言优美,具有很高艺术性。但作者在批判奥勃罗摩夫的同时,又将资产阶级企业主希托尔兹当作正面人物进行颂扬,表现了作者自由主义思想的局限性。

本文由'日光俊贺'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