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昆明学院初等教育系

昆明学院初等教育系

昆明学院初等教育系培养国小教师追源可追溯到1905年的云南高等学堂,距今已一百多年的历史,其中培养了以聂耳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人才,为民族事业和地区发展产生过重要的作用。初等教育系现有教职工46人,其中,专职教师39人。专职教师的职称结构为:教授1人,副教授11人,高职比为30.1%;学历结构为:博士2人(在读),硕士30人;硕士以上学历比为78%。现有日制在校学生19个班,727名学生; 另外,还举办有两届国小教育专科学历成人脱产班,77名学生。

基本介绍

中文:昆明学院初等教育创办时间:1905

科研概述

初等教育系现承担着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课题6项;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一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所属民族儿童文学研究所国内有一影响,多次承办国家和国际相关会议;我系教师所主编的《儿童文学》、《写作》等教材获得教育部高校优秀教材和优秀教育资源;余雷副教授分别获得2007年度和2008年度冰心文学奖的着作奖和散文奖。多人次获得省、市、院级的各类表彰。

素质培养

初等教育系非常重视学生素质的拓展与各项活动的开展,组织有《拓迹》报、原野书画社、轩烁话剧社、心语活动中心、疯狂英语角以及足球篮球排球舞蹈、啦啦操等各种代表队,其中的啦啦操队是我省唯一参加奥运会啦啦操的大学生代表队,进入我系的学生在素质上会得到较大的提升。我系连续四年获得全省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第一名,连续三年获得全国CCTV英语口语大赛三等奖;张兰同学的长篇小说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
初等教育系的良好历史声誉,使其就业率一直在学院处于优秀水平,连续得到学院的就业工作优秀表彰,对口就业率平均低于93.4%。

教研机构

语言文学教研室
语言文学教研室共有13位专任教师,分别是:王昆建、李宗梅、余雷、苏庆祥、郑云海、非云华、郭林红、张皓、解燕勤、卿雪华、杜芳、郭鹏群。其中有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7人,助教2人。13位专任教师中,有博士(在读)1人,硕士8人,研究生2人,本科2人。主要担任初教系语言文学类课程的教学及研究。
数学教研室
初等教育係数学教研室现有专职教师6人,职称结构为:副教授3人,讲师3人,高职比为50%;学历结构为:6人均具有研究生学历,其中具有硕士学位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比为100%。本教研室的教师均是多年从事数学教学的一线教师,开设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机率统计、初等数论等多门数学专业课程,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多年来,为我省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国小数学教师。多次承担并圆满完成省级、市级国小数学教师骨干培训工作,社会反响好。2009年见开办教育学专业国小数学方向本科班,其全新的课程设定和教学理念,将为云南国小数学教育增添新的活力
教育教研室
初等教育系教师教育教研室现有教师9人,其中系领导2人,专职教师7人,职称结构为:副教授2人,讲师7人,高职比为22%;学历结构为:5人具有研究生学历,其中具有硕士学位2人,4人为大学本科学历。具有研究生学历比为55%。本教研室的教师均是多年从事国小语文教法、国小数学教法、心理学、教育学、现代教育理论、国小教育科研方法、国小学校班级管理教学和研究的一线教师,开设国小语文教材教法、国小数学教材教法、心理学、教育学、国小儿童教育心理学、社会科学概论、综合专业技能训练、教师基本技能训练等多门专业课程,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教师教育教研室负责全系的教育实习、学生专业考察的组织工作及省市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是初等教育系专业教育和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基层教学研究单位。2009年开办教育学专业国小语文、国小数学、国小英语方向本科班,教师教育教研室将承担三个方向的教育教学任务,其全新的课程设定和教学理念,将为云南国小教育增添新的活力,为昆明学院的跨越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科学教研室
初等教育系科学教研室成立于2009年3月,现有教师9人,其中,副教授4人,讲师5人,具有硕士学位5人(包括在读博士生1人)。
教研室主要承担本系本、专科专业基础课教学及专业课程建设;负责本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工作;负责本系网路信息平台工作及云南省农村国小科学教学骨干集中培训和返岗实践与研究阶段远程教育平台的指导工作。
现主要开设的课程有: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大学化学、大学化学实验、大学生物、大学生物实验、自然科学史、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学科媒体课件製作、国小科学教材教法、儿童卫生保健环境科学概论、健康教育、化学与社会等。已参与培训云南省农村国小科学教学骨干127人;元谋县中国小实验课教师培训65人。
教研室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和相关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活动,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级、省级、校级科研项目多项。近几年已在SCI、核心期刊、大学学报、省级等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目前教研室全体教师正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投身学院的教育事业,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学院未来的发展和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由'锦曦桑'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