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徐庆超

徐庆超

徐庆超(1776~1834年),广东镇平县(今蕉岭县)兴福镇叟乐村人。清朝武将。乾隆六十年(1795)中武进士,授蓝翎侍卫。历任闽浙督标右营守备、台湾北路左营都司、闽浙陆路总兵等官职,道光十三年(1834)病逝,终年58岁。

基本介绍

本名:徐庆超所处时代:清朝中期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广东镇平(今蕉岭)兴福镇叟乐村出生时间:1776年去世时间:1834年主要作品:《字林便览》主要成就:曾任殿前侍卫,闽浙陆路总兵

个人简介

他从小喜爱武术长相魁伟,身高8尺,力气超群,武艺高超。他为人忠厚,孝敬老人,传颂乡里。据清《国史本传》载:徐庆超,乾隆六十年(1795)武进士,授蓝翎侍卫。嘉庆五年(1800),选授闽浙督标右营守备。十七年调台湾北路左营都司。道光九年(1825),升为闽浙陆路总兵。

人物经历

清乾隆六十年,徐庆超中武举后,旋即赴京考试。考试科目是举石狮,京城有些武林中人居心不良,预先把石狮涂上油蜡,企图令他当场出丑。徐庆超事前不晓,一抬手把石狮举到头顶,但有油蜡的石狮终于使他难于稳住,旁观者又狂喝倒采。石狮往下滑,刚到脚边,徐庆超突然起脚狠狠踢去,石狮骨碌碌滚出几尺远。
这一举动,顿时令围观者面面相觑。监试官问是何武术名目,徐庆超答道:“狮子滚球”。在场观试的乾隆皇帝亦被这一绝技所震动,频频点头讚许,当即选徐庆超为武进士,并钦定他为殿前侍卫。
徐庆超好义慷慨,曾製药施济于人,并曾在广州乡试时将同乡4人遗骨携归故里,送回各家。清嘉庆四年,宋湘参加京城会试,考中进士,接着参加殿试。殿试在午夜进行,当晚气候反常,北风呼啸,烟尘滚滚,宋湘座位临窗,蜡烛频频被吹灭。
这时。殿前侍卫徐庆超急趋近宋湘座位旁站立,用他的长袍御风。接着他见宋湘的笔因灰尘胶滞而书写益趋吃力,便从靴中取出一支上等毛笔递上,使宋湘得以一气呵成写完殿试考卷。殿试后,宋湘中进士,被授为翰林院编修。宋湘对徐庆超考场帮助极为感激,特拜徐庆超为师,见面交谈始知彼此均属嘉应州(今梅州)人,异地逢同乡,倍觉亲热。从此,嘉应文武两进士交往频繁感情甚笃。
其时习俗重文轻武,徐庆超去翰林院找宋湘时,常遭人冷遇,被嘲讽。宋湘便鼓励徐庆超练习书法。在宋湘精心辅导下,徐庆超天天勤学苦练,终于练就书写大字的功力,尤擅书别具一格的“寿”字。不久,嘉庆皇帝的母亲做寿,徵集“寿”字。当时许多翰林所书,皇上均不合意。
当徐庆超所写巨大的“寿”字一挂出,顿时满堂惊叹。宋湘即兴作对并书写以配。宋湘那潇洒传神的书法与徐庆超那刚劲有力的“寿”字,相得益彰。此幅功力超群、出类拔萃的佳作,使嘉庆皇帝喜得频频点头讚许,在座的翰林们同声称讚。此事不胫而走,顿时轰动京都。从此,徐庆超到翰林院,人们再也不敢冷眼相看,而是以礼相待了。后来,徐庆超益发喜爱书法,人称他“善武又能文,作书如用兵”。
他精心研究、揣摩书法技巧,着有《字林便览》一书。他的书法独具一格,有人作诗讚颂:“得之兴愈酣,下笔龙蛇走,刚柔异欧虞,筋骨判颜柳。”
徐庆超晚年,他的部下汤雨生善画,为他画了一幅肖像,题为《春波洗砚图》。一时,众名流题诗讚颂,后人编写《春波洗砚图诗集》。原集作者有500余家,惜成书未久,即遭兵燹,仅存60家,其中品题者有林则徐、李宗翰、张维屏、叶名琛、陈继昌、何子贞、宋湘等名公巨卿。宋湘把对徐庆超的深情厚谊凝注于笔端,其诗作有记:一别骚骚三十年,侧闻入海靖烽烟。忠臣孝子平生语,犹记长安二月天。更说当年大作书,摩崖惊座近今无。欲知勤石燕然意,尽在《春波洗砚图》。
徐庆超于道光十三年(1834)病逝,终年58岁。死时,他虽为官40年,身后仅存书数箧而已,其高风亮节可见一斑。

本文由'冒婉容'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