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海泥

海泥

是指各种沉积作用所形成的海底沉积物的总称。海底覆盖一层厚度不等的沉积物,这些物质是由于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过程的综合作用产生的,海洋是陆源物质的主要归宿地,海底覆盖着的沉积物,由河流和海浪、海流、潮汐等把陆地泥沙、砾石带入海洋,远洋沉积物的主要成分是陆源碎屑物质,含钙和硅质的浮游生物(放射虫和硅藻)的残骸、火山灰、宇宙尘埃和化学物质。各种化学元素过河流、大气的输入,以及生物生产和化学过程产生的元素,入海后经过迁移、转化,最终归宿于海底沉积物中,沉积物与底层海水间产生不断的物质交换。通过研究海底沉积物形成和分布规律,就可掌握化学元素在海泥中的分布变化规律,为海泥的治疗套用提供科学的充分的依据。

基本介绍

中文:海泥外文名:sea mud

研究

黄河长江、鸭绿江和珠江等三角地区开展的化学元素研究认为,江河沉积物中化学元素的含量分布各有不同。锰、铁、钛、铬、钒的含量黄河最低,长江次之,鸭绿江最高;锌、铅、钡、铜含量则长江最高,鸭绿江次之,黄河最低;钙、锶含量黄河明显高于长江。河口区沉积物中硼、钛、钒、锆、钴、铬、钙等元素及硼/镓、锶/钡比值,钙/钙加铁比值和碳酸钙含量为判别物质来源、沉积环境及气侯变化提供了新的证据
渤海沉积物中的物质来源表现得最为突出的是碳酸钙分布。黄海沉积物中由于粗粒砂质沉积孔隙度大,氧含量高,氧化还原电位大,常属氧化环境,结果促成二氧化锰(Mn02)的沉积,使锰出现高值。东海沉积物中钙、锶元素主要存在于沉积物的生物碳酸盐介壳中,受生物沉积作用的控制。南海中部沉积物大多数元素的主要控制因素是沉积物类型,但海底火山活动对钡、铜等金属元素的影响明显,铁、锰微粒对铜、钴、镍等微量元素起着局部富集作用。西沙群岛海区沉积物中锶可作为生物源沉积作用的标誌元素,而锆则可作为陆源碎屑沉积作用的标誌元素。
我国对深海沉积物的化学研究表明,深海沉积物的主要成分与近岸和浅海沉积物并无多大差异,而微量元素方面则明显不同,即深海粘土明显富集镍、钴、铜、铅、锌等微量元素。有机质、氮的含量分布与沉积物类型的关係对沉积环境起标誌作用。铁在深海沉积物中分布受沉积物总的粘土组分的控制,这是因粘土矿物的结构特徵与铁的特殊化学行为所致。
大陆架海底沉积物的稀土元素含量与陆源沉积物(如黄土花岗岩)的丰度接近,相对富集稀土。黄海沉积物中稀土元素除受沉积物的粒度控制外,沉积物中的重矿物对稀土含量的分布也有着重要作用。重矿物中的稀土含量的分布也有着重要作用,重矿物中的稀土含量远高于轻矿物中稀土的含量,也远高离于砂、粉砂、泥各类型的沉积物中稀土的平均含量。
近岸海洋环境沉积物的有机化学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对渤海、黄海、东海以及长江三角洲的表层沉积物中的可溶有机质和乾酪根进行的研究表明,滨海沉积物中的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浮游植物和藻类等生物残体。黄海表层沉积物的有机碳含量随着沉积物中细颗粒物质的增加而增高。珠江三角洲现代沉积物中的有机碳、氯仿、沥青和烃含量与我国东部沿海同类沉积物相比都明显偏高。

组成

海泥是在海底缺氧情况下,由于各种微生物的作用和複杂的理化、生物学的变化而产生的胶体物质、有机物质和其他分解产物混合生成的。海泥有良好的可塑性和粘滞性,经显微镜观察,其结构鬆散,呈明显的棉絮状,颗粒间有丝状物相连成网路状,有硫化氢气味。海泥主要由结晶体、胶体、微生物、泥浆等四部分组成。结晶体主要由硫酸钙、磷酸钙、碳酸钙、磷酸镁、碳酸镁、碳酸铁和硅酸盐微粒等无机物质混合而成。胶体中无机物有硫化铁、硫氢化铁、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铝、氢氧化锰、氧化铝、氧化锰、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钛和五氧化二磷等组成,在海泥形成过程中产生硫化氢弧菌、脱硫螺菌和白硫菌属等微生物约100多种。泥浆由矿物盐类、胶体部分、有机物质的水溶液和气体构成。另外,还含有放射性物质。

测定与分析

海底淤泥中元素的测定和分析,採用沉积物捕捉器进行採集和分析。对于固体颗粒态及底质沉积物中元素存在的形态和研究及形态分离方法,大多採用分相浸取法,这种方法原理是基于不同性质的固体组分溶于不同强度的酸硷中,溶为溶液后测定,这对于了解元素在固体颗粒及底质沉积物中的迁移、转化(研究二次污染)、生物效应等,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海泥的pH值、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温度等的测定,均有专门的仪器及标準值。

作用

充分利用海泥中各种盐类、有机物质、胶体物质、气体、激素、微量元素、维生素及含有放射性的物质,通过皮肤吸收或刺激体表皮肤黏膜产生一定的化学作用,使机体呈现综合效应。海泥疗法还可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改善免疫反应,使免疫反应产生适应性变化。已建立了泥疗室、泥疗科的疗养院,开展了对近海海底淤泥的套用,临床已积累了成熟的经验。但对远海海底淤泥的套用,尚待进一步探索。

适应证

海泥疗法主要用于风湿性、类风湿性或外伤关节炎、增殖性脊柱炎、外伤或术后的粘连、疤痕、周围神经外伤、骨折慢性盆腔炎,免疫性结缔组织病、过敏疾病、自身免疫病和免疫性心血管疾病等。

禁忌

各种急性病、发热感染期、糖尿病、高血压、肾炎、重度复血、出血性疾病、传染皮肤病、骨结核、严重的动脉硬化等。

本文由'旅灵曼'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