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无明火

无明火

无名火,汉语辞彙。

拼音: wú míng huǒ

释义:1、痴妄之念;慾火。2、怒火。

“无明”即痴昧,无慧,昧于事理,系从梵语Avldya意译而来

基本介绍

中文:无明火拼音:wú míng huǒ释义:1、痴妄之念;慾火。2、怒火。出于:隋·慧远《大乘义章》卷四

词目

:无明火

拼音

wú míng huǒ

引证解释

1、痴妄之念;慾火。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一点无明火要防,焚烧善法更难当。”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三折:“要我渡你也容易,你息得心上无明火,便渡你过去。”
元 杨暹 《刘行首》第三折:“自火院深沉向未彻,怎管的闲花风月。自冤业无明火未断绝,又生出闲枝节。”
清 赵翼 《戏为俳体遣闲》诗:“心常欲按无明火,事不求全也罢茶。”参见“ 无明 ”。
2、怒火。
《说郛》卷十九引 宋 龚明之 《中吴纪闻·与妓下火文》:“与君一把无明火,烧尽千愁万恨。”
元 尚仲贤 《气英布》第一折:“喒心头早发起无明火。”
明 施耐庵 《水浒传》第九三回:“ 李逵 听了这句话,那把无明火,高举三千丈,按纳不住。”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回:钱典史不听则已,听了之时,立刻无明火三丈高,放下水菸袋,提起根烟枪就赶过来打。

相关连结

[fury] 怒火(无明:佛典中指“痴”或“愚昧”)
隋·慧远《大乘义章》卷四:“言无明者,痴暗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在“十二因缘”中,“无明”居首,意思是由“无明”不觉,造种种业,结识入胎,是生死轮迴的根本。《楞枷经》卷四说:“贪爱名为母,无明则为父。”二者结合,就产生出生命。南朝齐·萧子良《净住子净行法门》说:“将恐烦恼炽火,无由而灭;无明重暗,开了未期。”
佛经中对“无明”有各种详尽的分析。修行佛法的归宿——成佛,也就是要彻底破除无明。
无明包括贪慾和嗔怒等。在俗文学中,也作“无明火”、“无明业火”,一般指怒火。如《刘知远诸宫调》第十一:“平白髮无明火,不改从前穷性气。”《水浒传》第三回:“心头那一把无明业火,焰腾腾的按纳不住。”后也指贪慾、慾火。如元·杨景贤《刘行首》第三折:“怎管的闲花风月自冤业,无明火未断绝,又生出闲枝节。”

本文由'无冬微熹'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