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心理督导师

心理督导师

心理督导师,通俗理解就是心理师的“谘询师”。心理干预工作包括谘询心理师和临床心理师。对于心理非药物干预工作,在从业之初和从业期间,心理师应定期接受心理督导,也就业务的监督和辅导。接受心理督导是心理师的职业常规现象通过平级或者更高级别的心理师的督导,帮助被督导者处理情绪,干预策略谘询,干预过程支持等,化解被督导者的困扰,维护其心理健康;取得业务的支持与指导,帮助其在生涯中成长提高中国注册心理师协会的三级认证中,包括注册心理师、注册心理督导师的专业职级认证。

基本介绍

中文:心理督导师外文名:Supervisor,Sernior Psychologister职业分类:心理谘询师职业涵盖:心理谘询师,心理治疗师等认证机构:中国注册心理师协会等

概述

所有谘询业务都存在着督导需要,例如教育督导,心理谘询督导。从事督导活动的人叫做督导师或者督导者。
心理师这一专业群体,包括心理谘询师、心理治疗师和心理科医师等专业职称,也逐渐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影响力。但是由于职业培养体系正逐步走向完善、继续教育正在逐步完善,心理谘询人才的专业梯队正在逐步形成。
在广泛参考西方国家及台湾、香港的心理师培养,认证管理模式,中国注册心理师协会集合两岸三地心理专家、第一线从业人士,制定了心理督导师的培养训练与认证体系。促进提高我国心理师的职业能力水平,建成了人才培养的梯队体系,行业正朝健康有序方向发展

督导师资格

2002年以来,中国建立心理谘询师国家考试制度以来,心理谘询师从业人群有了巨大增长。随后,中国注册心理师协会、心理学会等机构,已经展开注册心理督导师的认证。逐步形成了中国职业心理师的评估认证成长体系。心理督导师占从业队伍比率不超过总数的5%,注册心理督导师由以下心理专业人士经认证合格产生:
(1)国家一级心理师(高级心理师)经过中国注册心理师协会等专业机构认证合格者。
(2)心理科、精神科主任医师等经中国注册心理师协会等专业认证机构认证合格者。
(3)心理学教授、心理学研究院等经中国注册心理师协会等专业认证机构认证合格者。

督导的形式

根据不同的分类原则,可以有不同的类型
根据督导与谘询师的关係,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上级督导,一是同侪督导。前者是水平高的督导与水平低的谘询师之间进行的不同级别谘询师间的督导;后者是同水平、同级别的谘询师之间的督导。
根据时间安排,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全职督导,一类是临时性督导。前者是一种持续的、持久的、定期的系统督导;后者是短期的、有一定针对性的、间断的督导。通常谘询师可以根据各自的不同需要,进行选择
根据督导的技术方式,分为个别督导和团体督导,以对应于个案谘询与团体谘询。

督导的目标

督导的作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1) 促进受督导者的专业发展:包括专业理论、技巧方法的熟练掌握、运用;提高受督导者分析解决个案问题的能力;
(2)催化受督导者个人发展:包括提高受督导者对自我的觉察或敏感度;检查个人在谘询过程中所呈现的缺点,了解个人化的困扰如何影响谘询的过程。
(3)帮助受督导者专业认同:包括帮助受督导者充分认识自己的专业角色,设定清晰的职业行为边界,遵守职业伦理规则,提高服务质量等。

督导的功能

督导业务活动是结构化的,有其特定的任务。
(1)谘询
督导中的谘询是就被督导者谘询的内容做再谘询。
(2)示範
示範是督导的表达方式之一,基本功示範,肢体语言示範,技术型示範等等都可能是示範的内容。
(3)审视评估
督导师对被督导者的旁观,再呈现等等都是一个评估审视过程,是督导最重要的过程之一。
(4)教导与建议
督导的导就是指导和教导与建议的过程,给出建议隐含心理干预的中立原则。
(5)支持分享
谘询和再谘询都必须有支持,没有支持吃的谘询是有害的,督导师的支持,对于同行也是必须的。就是认同被督导者呈现出来的合理部分的认同,情绪的接纳包容等。

本文由'英妙松'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