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沈媛

沈媛

沈媛,女,国家一级琴师,一九七二年出生于梨园世家,祖父是着名京胡演奏家沈玉才老先生,是李少春老先生的琴师,父亲沈长春是北京京剧院教授,杨派老生演员,师从李鸣盛先生。现为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奏员,着名程派青衣迟小秋的专属琴师。

基本介绍

中文:沈媛出生日期:一九七二年职业:京剧琴师毕业院校中国戏曲学院主要成就:国家一级琴师代表作品:《大·探·二》、《失·空·斩》

个人简历

沈媛从小师从爷爷,一九八四年,十二岁时考入中国戏曲学院,师承张素英、黄金陆、费玉明、刘铁山等。一九九O年毕业进入北京京剧院工作经常为剧团演员伴奏《大·探·二》、《失·空·斩》等名剧。

迟小秋的专属琴师

沈媛是当代名家迟小秋的专属琴师,她与迟小秋的合作是黄金搭档
2002年在澳门环球剧院演奏个人专场得到最高的人气奖、

怀念我的爷爷沈玉才

我的爷爷沈玉才走了,走的是那样的突然,6日早晨五点多的那一瞬间,病魔一下子就无情的夺走了爷爷的生命,我们晚辈一点预兆,都没在身边,特别是我,他最疼爱的孙女没能看上老人家最后一眼,真是令人哀伤不已肝肠寸断。
88岁高龄的爷爷,是京剧界德高望重的老一辈京胡演奏家,从艺七十多年,和他一起相伴合作的表演艺术大家,从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谭富英,到言慧珠、吴素秋、李少春、袁世海等,他们的演唱成就、名剧名段,许多都印下了爷爷操琴艺术的历史留痕,特别是《白毛女》、《红灯记》、《平原作战》等至今流播广远的现代声腔音乐宝典,更是有爷爷的过人才艺与创作激情浸透其间。爷爷走了,带去了一代京剧音乐人的辉煌,留下的却是并未尘封的厚重册页,那里面刻录着一个时代京剧音乐发展历程的闪光足迹。
作为六代梨园世家,我是在爷爷的直接薰陶下走上操琴的从艺之路的。记得我刚入戏校时还是稚嫩的小丫,和张素英、吴炳炎等老师开蒙学胡琴,每礼拜回家,总要按爷爷的吩咐带着胡琴,我拉、父亲唱、爷爷在一旁敲着鼓板,那是多幺值得怀念的少年岁月呀!爷爷舐犊情深,老是给我一点一滴的指正,他虽是京胡名家,但对老师教的操琴规範却从不指摘,而且叮嘱我一定要严格按老师教的路子走,还特彆强调说,学胡琴绝不能单打一,对乐队的其它门类也要懂得,如锣鼓经,你不知道打鼓的怎样下鼓点儿胡琴是拉不好的。学校离家很近,爷爷总是要求我不许随便回家,而且要妈妈放手,让我衣服一律自己洗,为的是从小就养成自立的品格。我长大了,可以独立操琴伴奏了,每逢演出大戏,爷爷经常去看,但过后却从不当面夸奖我;即使再后来我毕业到了剧院,艺事长进了,乃至获了奖,爷爷也难得有一句讚誉,而总是挑出我的毛病、指出我的不足,为的就是让我明白艺无止境的道理。说到拉琴,爷爷言之谆谆的教诲真是太多太多,但给我影响最深的是两条最根本的,一是要摆正操琴者的位置,什幺时候也要牢记自己的舞台使命是“托腔伴唱”,不能喧宾夺主;二是要明白拉琴拉得是戏,是戏中人物感情,而不能脱离剧情单纯的卖弄技巧。这两条看似平常,可真要是做到而且做好,却是“知易行难”,需要丰厚的学识修养和过硬演奏技艺。爷爷这一辈老艺术家,在这方面“讲究”的艺术细节,那真是追求到了极至。记得爷爷给我说《乌盆记》的唱腔,特别反对使“花过门”,他认为,戏里的人物是屈死的鬼魂,唱腔的意境是冤情的倾诉,一加“花过门”就会把戏给“搅”了;还有拉《洪羊洞》,爷爷要求我弓法上从“里弦”起“过门”,理由是,唱腔表现的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情调,低回委婉应该是操琴者的开局要点。还记得有一年,鼓师大家白登云爷爷和他一起录製京剧曲牌《拾全福禄》,二位老人家为一个细节的处理,争执起来各不相让,像一对儿年轻气盛的小伙子,那股较真的劲头儿,真让我们在场的晚辈明白了什幺叫艺术生命之树常青。爷爷一生操琴艺海拼搏,孜孜以求中的博闻强记是他的一大特徵,反过来也这样要求我,什幺时候给我说戏,如果拉上三遍我还没达到爷爷的要求,準是扳起脸,决不客气的让我从头来;还有他教无论多幺繁複技法,从不许我用笔记,总是强调“心力”的作用。“亲者严”的古训,在爷爷和我祖孙俩的身上,体现的真是太鲜明了。然而,每当我因操琴小有所得受到同行和观众的好评时,我就会首先想起爷爷对我的爱,那才是一个艺术家情怀的至爱呢!

沈媛沈媛

我很小的时候,爷爷就已经是功成名就的琴师前辈了,但在我的印象中他的生命活力、豪爽为人、热情好客,却总是丝毫架子没有、一点“老态”不显,徒弟来了,特别是外地的弟子到了家里,爷爷下厨,让他们白吃白住是经常的事。这样的无言身教,使我在从艺为人的追求中始终有他老人家的楷模在。
爷爷走了,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清夜里哀思中,他传给我的一把把胡琴一一摆列在面前,特别是那把堪称至宝的“大罗汉”,丝竹间爷爷印下的艺海留痕清晰可见,我拿在手中摸挲着,分明感到那上面还有爷爷的血脉在搏动。可亲可敬的爷爷!爱我疼我的爷爷!您对孙女的殷殷期望,我是绝对不会忘记的,因为我明白,那不只是我们沈家六代梨园血缘延续的家族使命,更重要的是还包含着老一辈艺术家对年轻一代京剧新人的厚意深情!爷爷您一路走好,我会用不断进取的琴声,带给您天国里不断的笑声!

本文由'章梦蕊'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