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喉咙(中医术语)

喉咙(中医术语)

解剖部位名。

①似指今之气管;

②泛指今之咽部和喉咽部,是咽喉的俗称。

基本介绍

中文:喉咙类别:中医基础术语

概念

①似指今之气管。
②泛指今之咽部和喉咽部。

中医解读

一、似指今之气管

《灵枢·忧恚无言》:“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重楼玉钥》卷上:“盖喉咙为息道,咽中下水谷。”《类经》卷二十一:“人有二喉,一软一硬,软者居后是谓咽喉,乃水谷之道,通于六腑者也;硬者居前是谓喉咙,为宗气出入之道,所以行呼吸,通于五藏者也。”似指今之气管。

二、咽喉的俗称

即咽和喉的总称,即泛指口咽部和喉咽部。

中医套用

咽喉

一、咽喉的生理功能

喉咙是咽喉的俗称,《内经》明确指出咽具有司吞咽的功能,喉具有行呼吸、助发声的功能。如《灵枢·胀论》曰:“咽喉小肠者,传送也”,《灵枢·忧恚无言篇》谓:“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也”(此处咽喉相当于解剖学的咽部),(素问·太阴阳明篇)谓:“喉主天气,咽主地气”。如又说:“会厌者,音声之户也,口唇者,音声之扇也,舌者,音声之机也,悬雍垂者,音声之关也,颃颡者,分气之所泄也”,这里的描述虽然不如现代医学详细和準确,但说明了咽喉是司吞咽的器官,喉是发音器官,口齿唇舌也起到了辅助作用

二、咽喉疾病

咽通病除了吞咽障碍,呼吸不利之外,又可影响发声,引起语言障碍。咽喉又是手少阴心、足厥阴肝、足少阴肾以及足太阴脾、足阳明胃、手太阳小肠等经脉之所过,故其病变又多与心、肺、肝、肾及脾胃小肠等经脉经气逆乱、功能失调有关。
1、喉痹
喉痹是中医喉科的一个常用病名,首见于《内经》。《内经》所称喉痹实为多种疾病的总称,包括了喉痹、喉风、乳蛾、喉喑、白喉及部分口腔病患,为广义之喉痹。而后世医家对咽喉病的分类渐趋详细,病名病种更趋专一,将喉痹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出现,称为狭义之喉痹,专指咽部红肿或微红,咽痒不适等咽部的实证或虚证的病变。
2、嗌塞
嗌塞,是指咽部有堵塞的感觉。《内经》认为是燥热所致,还指出过劳及情志因素,致气机郁滞,气结痰凝于咽喉,致咽部不适。
3、嗌痛
嗌痛,是指咽部疼痛。咽为水谷之道路,如咽肿疼痛则不能纳食,或吞咽困难。肾脉、小肠之脉俱络于咽喉,小肠为心之表,故心、肾有热或阴精不足,虚火上炎皆可为咽痛。临床亦多见外感寒热或风寒化热所致。因于外感者,其病多急发;阴虚所致者,病发缓慢
4、咽乾
嗌乾即为咽乾。咽乾为津液乾涸,常兼有口渴,口粘如胶,为热盛伤津,津不上承而致咽喉乾燥。咽乾有虚有实,有寒有热,与肾、脾、心、督脉均有关係,其病机总以津液乾涸为主。
5、失音
《内经》认为人所以能发出声音,是会厌、口唇、舌、悬雍垂、颃颡、舌骨等协同作用,又与气的盛衰有关。所以,凡这些发音器官有病或气虚、气机不畅皆可影响声音,重则引起失音。《内经》认为失音同时也与脏腑功能有关,如精血不足,气虚不能滋养喉咙,可为失音的原因;五脏之经脉皆络于舌或咽,如果五脏之经脉阻滞,郁结于咽喉,亦可为失音症;外感风寒或风热,致使咽喉红肿,气道不畅,会厌开合失常而致失音。暴瘖多为实,因邪阻会厌,开阖不利。虚损病后期亦可出现㾦,属虚,为气虚无力冲击发音器官所故。

三、咽喉与脏腑的生理联繫

1、与肾的生理联繫
肾与咽喉可以通过经络相连,如《灵枢·经脉》篇曰:“肾足少阴之脉……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由此可推断,肾之阴精阳气是通过经络上濡咽喉,咽喉得阴精阳气的濡养和推动,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肾精充沛则咽喉肌膜荣润,咽喉的吞咽、发声功能正常。
2、与心的生理联繫
心与咽喉脉络相连,《灵枢·经脉》篇云:“心手少阴之脉……其支者,从心繫上挟咽”,心之经脉挟食管而上,循经咽喉,心经气血循脉上注于咽喉,咽喉得气血之濡养,方能润泽通利,功能正常。心主神明,喉司发声。心藏神,神使气,气发声,故声虽出于喉,而所以使其发生者则由心所主。故《仁斋直指方·卷八》曰:“心为声音之主”。
3、与脾胃的生理联繫
《素问·太阴阳明篇》谓:“咽主地气”,原注:“咽乃阳明水谷之道,属胃而主地”,说明了咽喉与胃的关係密切,脾与胃相表里,脾为胃行其津液,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也是津液化生之源。只有脾胃健运,才能使水谷精微运化正常,津液充盈,上润咽喉,咽喉得津液濡养才能发挥其正常功能。
4、与肝胆的生理联繫
《素问·奇病论》明确指出:“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即咽为肝之使,咽为肝之使是指咽的通畅及吞咽功能受肝气疏泄的支配,咽喉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肝气调达。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咽司吞咽,以通为顺,肝气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达,升降舒利,经气调和,则咽嗌通畅,吞咽顺利。
肝藏血,主疏泄,调畅气机,舒和情志,其脉循经喉咙。喉行呼吸主司发声,以通为和,肝血旺盛,则喉受血而能声。肝气疏泄,功能正常,气机条达,情志调和,则喉门开合顺利,声道通畅,而发生畅亮,呼吸之气通行亦顺利。
5、与肺的生理联繫
咽为饮食之道,又为肺气通行之路,喉乃肺气通行之门户。咽喉为呼吸之气必经之地。呼则气经喉、咽而出于鼻,吸则气经咽、喉而入于肺。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对咽嗌的通利,喉门的开合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喉门的开合与肺气的宣降关係最为密切。肺气的宣降为喉门开合提供了动力,而喉门的开合又为肺气的宣降、呼吸的通畅提供了条件。肺、喉之间密切配合,相互为用,方能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及呼吸之气的顺利通行。

四、咽喉与脏腑的病理联繫

1、与肾的病理联繫
肾虚可致咽喉病证。如肾阴亏虚,咽喉阴津不足,肌膜失养;虚火上炎,灼伤肌膜,均可使咽喉不利;肾阳虚衰,阳气不足,肌膜失于温养,亦可致咽喉病证;亦有肾阳不足,外感于寒,易致邪克咽喉者,所谓“直中少阴”或暴寒客咽(喉)。如果肾精亏虚,可致咽喉失于阴精的濡养而乾燥,如《灵枢·经脉篇》云:“肾足少阴之脉,是主肾所生病者,咽肿上气,嗌乾而痛”。
2、与心的病理联繫
心与咽喉脉络相连。若心血不足,无以濡养咽喉,则可见咽喉乾燥,涩滞不适;心脉瘀阻,气血不畅,咽喉血脉涩滞,则可见咽喉肌膜暗红增厚,乾涩不利;若心经有热,循经熏灼咽喉,则可有咽喉气热,吞咽不利等。上述病理也可造成声音之变化,或声弱,或声嘶,或声带出血,或失音。
3、与肝胆的病理联繫
肝及其经脉失调可致咽喉病证。若情志不遂,肝气不疏,亦可反映于咽喉。若患者情志不舒,气机不畅,肝气郁结,循经上逆,结于咽喉间;或肝气横逆犯脾,肝脾不和,脾失健运,津液不得输布,聚湿成痰,痰气互结于咽喉间;气郁日久,化火伤阴,咽部肌膜失养,加之火灼肌膜,致肌膜血脉瘀阻,乾焮红肿;肝之经脉,循喉咙,入颃颡,抵畜门。若悲怒忧郁,致肝失疏泄,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喉咙及颃颡肌膜脉络闭阻,气血瘀滞。
4、与脾胃的病理联繫
从临床表现看,咽喉的一般慢性病多为乾、痒、痛、烧灼感、异物感,主要由津液不足所致,而津液的生成全在于脾,因此,咽喉的疾病与脾胃密切相关。乾祖望认为咽喉乾燥,在于脾之运化升清功能失常,津液不升,枉有满腹水湿,不能濡养咽喉。
5、与肺的病理联繫
肺气通行咽喉,咽喉在通行呼吸之气的同时,亦受肺气的温煦,肺阴的滋养,咽喉方能温润荣泽,窍道通畅。倘若肺气虚弱,卫阳不足,咽失充养,则咽喉易感邪毒,或致乳蛾反覆发作等;若肺阴不足,津不上承,咽喉失养,则可见咽喉肌膜乾燥失荣,乾涩不适,甚或枯萎不泽,若肺气壅滞,肺热内生,上蒸咽喉,则可致咽喉肿痛不利等。肺气宣降,喉门通畅。倘若肺失宣降,或喉门不畅,则均可致咳喘、息难等;肺气虚弱,宗气不足,则喉虚声怯,声低嘶哑等。

本文由'祖金玉'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