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无线通信技术(一种通信方式)

无线通信技术(一种通信方式)

无线通信(Wireless communication)是利用电磁信号可以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

移动实现的无线通信又通称为移动通信,人们把二者合称为无线移动通信

基本介绍

中文:无线通信技术外文名:Wireless communication属性:技术术语实现方式:电波

主要分类

无线通信主要包括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微波是一种无线电波,它传送距离一般只有几十千米。但微波的频带很宽,通信容量很大。微波通信每隔几十千米要建一个微波中继站。卫星通信是利用通信卫星作为中继站在地面两个或多个地球之间或移动体之间建立微波通信联繫。

研发进展

NFC(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又称近距离无线通信,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交换数据。由免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演变而来,与使用较多蓝牙技术相比,NFC使用更加方便,成本更低,能耗更低,建立连线速度更快只需0.1秒钟。但是NFC的使用距离比蓝牙要短得多,有的只有10CM,传输速率也比蓝牙低许多。

发展影响

无线技术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是无可争议的。如今每一天大约有15万人成为新的无线用户全球範围内的无线用户数量已经超过2亿。这些人包括大学教授、仓库管理员、护士、商店负责人、办公室经理和卡车司机。他们使用无线技术的方式和他们自身的工作一样都在不断地更新。
从七十年代,人们就开始了无线网的研究。在整个八十年代,伴随着以太区域网路的迅猛发展,以具有不用架线、活性强等优点的无线网以己之长补"有线"所短,也赢得了特定市场的认可,但也正是因为当时的无线网是作为有线乙太网的一种补充,遵循了IEEE802.3标準,使直接架构于802.3上的无线网产品存在着易受其他微波噪声干扰,性能稳定,传输速率低且不易升级等弱点,不同厂商的产品相也不兼容,这一切都限制了无线网的进一步套用。这样,制定一个有利于WIFI自身发展的标準就提上了议事日程。到1997年6月,IEEE终于通过了802.11标準。802.11标準是IEEE制定的无线区域网路标準,主要是对网路的物理层(PH)和媒质访问控制层(MAC)进行了规定,其中对MAC层的规定是重点。各厂商的产品在同一物理层上可以互操作,逻辑链路控制层(LLC)是一致的,即MAC层以下对网路套用是透明的(如图一所示)。这样就使得无线网的两种主要用途----"(同网段内)多点接入"和"多网段互连",易于质优价廉地实现。对套用来说,更重要的是某种程度上的"兼容"就意味着竞争开始出现;而在IT这个行业,"兼容",就意味着"十倍速时代"降临了。在MAC层以下,802.11规定了三种传送及接收技术:扩频(SpreadSpectrum)技术;红外(Infared)技术;窄带(NarrowBand)技术。而扩频又分为直接序列(DirectSequence,DS)扩频技术(简称直扩),和跳频(FrequencyHopping,FH)扩频技术。直序扩频技术,通常又会结合码分多址CDMA技术。根据预测,今后几年,无线网在全世界将有较大的发展,单只美国无线区域网路销售额就将从1997年的2.1亿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8亿美元。

本文由'仲孙雅'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