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否极泰来的上一句和下一句

上一句:物极必反。下一句:乐极生悲

“否极泰来”的上一句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下一句是:乐极生悲。“

否极泰来”意思是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指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

出处

《周易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周易

《易传》是现存最早、最系统的注释《周易》的著作。它的成书对《周易》产生了很大影响,是学习、研究《周易》的必读之书。

抽象意义上对《周易》作了注释,即将《周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行概括说明解释。如《易传》从宇宙宏观角度探讨《周易》起源,它认为《周易》是古代圣人仰观俯察,对大自然进行模拟、效法的结果,因而《周易》中八卦及六十四卦体现了天地阴阳变化规律。经过这样一解说,使《周易》理论变得博大精深。在注释《周易》卦爻辞时联系卦爻画注释,《周易》卦爻辞多是记录和叙述某一件事和某一现象。而《易传》把具体的卦爻辞上升到抽象的阴阳关系,从卦的含义及爻所处的位置进行解释,从理论水平看,远超《周易》古经。

《易传》从整体上对《周易》六十四卦加以排列和说解,揭示了卦与卦之间、卦象与卦辞之间、爻象与爻辞之间、卦与爻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周易》六十四卦由原来散乱不堪,变成了一个有机的,具有一定逻辑性的相互联系的统一体。

《易传》对《易》的体例(如卦象、爻象、爻位等)作了详细说明,还保留了中国古代原始的古筮方法——大衍法,在《易传》产生之前的春秋时代,虽然用《周易》占问非常盛行,但对《周易》体例、筮法都没有说明,而《易传》在这一方面作了说明。对研究《周易》体例、筮法的起源有很大意义,若无《易传》,今人将不知古代《周易》体例和占筮的方法。

性质

《易经》讲道,而对于道讲得最早、最系统的是道家鼻祖老子。辩证法思想萌芽于《易经》体系建立于《老子》。陈鼓应指出:“老子由万事万物的对反现象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发展规律,从而建立了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性的辩证法——它发端于《易经》而体系的建立则完成于《老子》”。

《周易》的性质学界长期以来存在分歧,原因在于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周易》随着政治变迁、理论需求以及自身地位变化,性质也有所不同。

本文由'匿名'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