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歇马举人村

歇马举人村

歇马举人村,位于广东省恩平市圣堂镇,滨临锦江河,两岸秀竹掩影,极具侨乡田园魅力,其颇具古代文化特点的“男巷女巷”和以“马”为主题的丰富民间传说为全国所罕见。

自元朝至正年间立村,已有700年历史,共培育了430多名举人、朝廷官员,成为闻名遐迩的“举人村”;近现代,该村还培育了美国飞虎队队员梁汉一、粤剧名旦芳艳芬、着名书法家梁鼎光等名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基本介绍

中文:歇马举人村地理位置:广东省恩平市圣堂镇荣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地理环境

着名风水村。“文环秀蔚,地毓灵奇”,歇马地形地势特别,前展四台,背靠三嶂,锦水环绕,腰缠“玉带”,风水称“双龙结聚”之福地。村场布局似“歇马饮泉”之状,巷道扇形展开,巧藏“雄马”之形神内涵。百年老宅鳞次栉比,强调“四水归堂”的格局,处处透着神秘色彩
歇马举人村地图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村。“人骑马马骑人、鲤鱼上树、头戴铁帽”、武解元拜师、中举等故事脍炙人口。“功果大戏”、“赛龙夺锦”、“清明祭烈女盛仪”等和节庆婚典异彩纷呈,与别不同,令人观不倦听不厌,是典型的民俗文化村。

社会事业

功名碑林村。本村的功名碑石群、皇帝敕令、旗桿夹等文物,记载着歇马人的科举功名,也是中国科举文化的一个缩影,弥足珍贵
健康长寿村。歇马梁姓,世代源流远,宗支奕叶长。二十三代人衍藩不息,健康长寿。村上八九十岁、百龄寿星不少。歇马人有着自己的养生之道。
绿色生态村。这里远眺山叠翠,近看野铺红,茂林修竹拥房舍,果园菜畦簇人家,百年古树生机盎然,江中鱼虾肥,林中鸟雀欢,山光水色如诗似画,令人陶醉。
教育文化村。歇马世代秉承“笔筒量米也教子读书”的祖训,重视教育,创造了“学谷制”激励一代代的学子奋发向上。村中每一个场景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哲理,给人以启迪,催人为善向学。该村已成为当地“中小学生校外教育基地”,并成功举办了“小学生夏令营活动”、“名作家文学创作讲座”等大型活动,取得了极大的社会效果
全国文明村。歇马雄风依然,趁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大力发展经济,追求健康的精神生活,村中各项文娱活动设施齐全,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文明村”的光荣称号。
歇马是一部内涵丰富的书,细细品读回味无穷;歇马更是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独特的景区,不可不游。

歇马举人村风景

位于广东省恩平市圣堂镇的歇马村,滨临锦江河,两岸秀竹掩影,极具侨乡田园魅力,而且交通便利。更为难得的是,其在6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培育了430多名举人、朝廷官员,其颇具封建文化特点的"男巷女巷"和以"马"为主题的丰富民间传说为全国所罕见;在近代和现代,该村还培育了美国飞虎队队员、驾机搭载美国前总统尼克森实现中美建交的机长梁汉一、香港粤剧名旦芳艳芬、着名书法家梁鼎光、香港巨商梁煜鎏等名人,是一个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极为丰厚的地方,有发展乡村游和教育旅游的先天条件
功名碑林
歇马功名碑林分布在锦江河畔之公园内,由科举功名碑石群、八大旗桿夹、教子地台、举人路、皇帝敕命碑、孔子塑像等组成。碑林始立于明朝崇祯年间,止于清末科举制被废后。碑林属阴文石刻,曾达二百余块,进士梁元桂等八大功名旗桿夹蔚为壮观,引人注目。
明、清时期,锦江河是恩平水上交通要道,流经歇马一段最繁忙。为彰显村功名荣耀,歇马人把碑石和旗桿夹竖立在两岸高地,来往船只远远就能见到。后因河道变迁,遂将碑林迁回村前码头附近,再移公园内。
据歇马族谱记载,明清间村上考取科举功名者达六百多人,举人以上有二百八十五人。当年村里用太祖尝购入大量官荒,租收逾千石,并从中拔出大量穀物(学谷),大办私塾、学堂,专设办学、奖学经费,对读书人按功名等级重奖,甚至终生享受,致使学风蔚然,英才辈出。村民约定俗成,凡考取举人以上功名或官居六品以上者,都为其树碑升旗,并在碑林附近之龙眼树下设教子地台,树立楷模,劝人笃学成才,用心诚嘉。
世纪五、六十年代,歇马被诋毁为"封建堡垒",功名碑林顿成重点清理之"垃圾",所有碑石和旗桿夹都遭到破坏,或被搬去修桥筑路,或散失于荒野。二零零二年,村民进行文明村建设时,从村边发现部份碑石,又四处寻觅,仅收集百余块,重修碑林,是为对先贤之纪念,更勉后人

本文由'一条小梦雁'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