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元和偃武

元和偃武

公元1598年,丰臣秀吉病逝后的日本暗流涌动。以石田三成为首的奉行派,开始不满于德川家康的权势,联合辅命五大老中的毛利辉元等诸大名,与德川家康在关原展开决战。

其后,乘关原决战之胜势,德川家康开始对大坂展开攻伐,(庆长二十年,即1615年)五月,最终于夏之阵一役中攻破大坂城,灭掉丰臣氏。

1615年,德川家康于大坂夏之阵打败丰臣秀赖,丰臣氏灭亡,日本战国时代结束。 (参见“日本战国时代”词条)

大坂夏之阵结束的当年(庆长二十年,即1615年)七月三日,朝廷在幕府的授意下宣布改元“元和”,以象徵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庆长二十年就此改称元和元年,史称“元和偃武”,也即延续了将近两个世纪的战乱终于终结,基本和平的江户幕府时代降临了。

基本介绍

中文:元和偃武时间:庆长二十年,即1615年开创者:德川家康标誌事件:德川家康大坂夏之阵灭掉丰臣氏意义:战国时代结束,江户幕府时代降临

历史背景

丰臣秀吉去世后,把自己的宝座传给年幼的儿子丰臣秀赖,而以德川家康、前田利家等“五大老”共同执政,并担任秀赖的监护人
可是他才一咽气,因为长年的对外战争所引发的政权内部矛盾立刻激化起来,以石田三成为首的文治派,和以加藤清正、福岛正则等人为首的武断派就大打出手。德川家康巧妙地利用了两者之间的矛盾,帮助武断派攻击文治派,再度引发全日本的大动乱
庆长五年(1600年)九月,家康统率以丰臣氏武断派为主力的东军杀向京都,石田三成扛出毛利辉元、宇喜多秀家(宇喜多直家之子)等人为号召,集兵抵敌,双方在美浓国的关原地方开了大会战。这可谓是日本古代史上记载可信的最大规模的阵地战,也是决定日本命运的一场恶战。
东军七万人,西军八万余,就军事实力上来说,石田三成稳占上风,而家康本部精锐此时则还行进在遥远的东山道上。然而战斗的结果却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因为事先做了大量策反工作,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数位西军大名临阵倒戈,投向家康的阵营,于是西军全面溃败,石田三成等人被擒获后,遭到斩首示众的厄运。
关原合战以后,德川家康大肆削弱反对自己的诸侯们的势力,西军中势力最强的毛利辉元、上杉景胜等大名都被大幅度削减了封地,家康本人及其亲信的领地因此也大规模膨胀。到了庆长八年(1603年)二月,德川家康终于请得圣旨,就任新的征夷大将军,就此开创了长达两百六十余年的江户幕府(幕府的统治机构设在江户城)。
此时安居大坂城的丰臣秀赖已经长大成人了,虽然他的身份已经从“天下人”沦落为了一个普通诸侯,即便如此,家康仍然不肯放过秀赖。为了斩草除根,家康找藉口发动了对丰臣氏的讨伐战。庆长十九年(1614年)十一月,家康亲自领兵进攻大坂城,是为“大坂冬之阵”。次年(1615年)五月,再征大坂,是为“大坂夏之阵”,终于迫使秀赖自杀,灭亡了丰臣氏。
1615年,德川家康于大坂夏之阵打败丰臣秀赖丰臣氏灭亡,日本战国时代结束。(参见“日本战国时代”词条)
当年七月,朝廷下诏改年号为元和,历史上称这一年为“元和偃武”,因为在德川家康的努力下,不安定因素终于彻底扫平了,历史正式迈入新的和平的幕府时代。
江户幕府依旧是诸侯林立的局面,但幕府将军大权在握,直辖了全日本超过三分之一的土地,没有任何一家诸侯再能对幕府统治造成威胁了。家康还拟定了一整套管理诸侯们的制度,包括诸侯都必须在江户城下町建造宅邸,把家人置于此作为人质,诸侯本人也必须半年呆在领地,半年住在江户——其实这一政策,也是信长在建设安土城下町的时候最早开始採用的。
德川家康的很多政策也都延续了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但就总体来说,信长和秀吉的政权是开放型的,江户幕府却相对内敛,并逐渐走向闭关锁国。幕府杀戮传教士和天主教信徒,驱逐葡萄人和西班牙人,禁止一切船只驶向海外,甚至于日侨敢于归国者也一律处死。
织田信长在世的时候,非常喜欢南蛮物品,他在安土城天主台内布设了座钟、地球仪、靠背椅,桌上摆放着玻璃器皿和进口葡萄酒,自己往往身穿欧式服装,头戴插有羽毛的宽檐帽,不象日本大名,倒仿佛是欧洲的王侯。这种情景,这种文化交流,自他死后就再也看不到了。
最后提一下信长的子女们。他共有十二个儿子:如前所述,长子信忠、五子胜长都在本能寺之变中死于二条御所。三子信孝则因为帮助柴田胜家而遭到羽柴秀吉的讨伐,兵败自杀。十一男长次在关原合战中战死;其余的秀胜、信秀、信高、信吉、信贞、信好、信正七人,均作为中下级武士碌碌而终。至于信忠的长子秀信(三法师),后来被德川家康流放,死时和父亲、三叔相同,都是二十六岁。

历史变迁

战国时代是指从应仁元年(1467年)开始的“应仁之乱”为其发端,到元和元年(1615年)德川幕府消灭丰臣氏,制定武家诸法度,即所谓的“元和偃武”最终结束。此外,还有一种狭义划分法,即从应仁之乱到永禄十一年(1568年)织田信长上洛,这一百年的动乱才称为“战国时代”。此后就是织田信长统治的“安土时代”和丰臣秀吉统治的“桃山时代”。庆长八年(1603年),德川家康得到征夷大将军的名号,开设幕府,标誌着桃山时代的终结。
仅以狭义的战国时代来论,其实也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应仁之乱”直到延德三年(1491年)北条早云进入关东,旧的守护大名纷纷衰弱,曾经两分天下的细川、山名家族分崩离析,并且势力极大收缩,新的战国大名们纷纷崛起。第二个时期,是从延德三年(1491年)到永禄三年(1560年)的“桶狭间之战”,战国大名们恶战不休,逐一吞併周边弱小势力,在很多地区形成了一两个家族独大的局面——比如甲信的武田信玄、北陆的上杉谦信、关东的北条氏康、中国地区的毛利元就,等等。
永禄三年(1560年)爆发了着名的“桶狭间之战”,尾张小诸侯织田信长在争霸战争中脱颖而出,很快统一尾张、降服三河、吞併美浓和北伊势,随即拥末代室町将军足利义昭入洛,开始了他“天下布武”的艰难历程,这是狭义的战国时代的第三个时期。
永禄十一年(1568年),织田信长击败六角、三好、松永等畿内战国大名,控制了京都及其周边地区,他以足利义昭为傀儡,发动了频繁而有效的兼併战争。天正元年(1573年),织田信长放逐足利义昭,彻底灭亡有名无实的室町幕府。天正四年(1576年),织田信长三分天下有其一,将统治中心迁到琵琶湖南岸的安土城——因此他统治的时代被称为“安土时代”。
天正十年(1582年),爆发了“本能寺之变”,织田信长在进京途中夜宿本能寺,遭到部将明智光秀的袭击,被迫自杀。仅仅数月后,信长的重臣羽柴秀吉就在山崎合战中用武力消灭明智光秀,在清州会议中用政治手段击败竞争者柴田胜家,攫取了信长遗留下来的大部分领地。其后羽柴秀吉就任关白,受天皇赐姓丰臣,逐步统一了整个日本。因为丰臣秀吉长时间滞留京都南部的伏见地方,处理政事,此处密植桃树,故其统治的时代被称为“桃山时代”。
文禄元年(1592年),丰臣秀吉来到北九州的名护屋坐镇指挥,派十六万大军入侵朝鲜,并妄图以朝鲜为跳板进攻明朝,掀起了所谓的文禄·庆长之役,朝鲜史上称为“壬辰倭乱”。这次对外侵略当然可耻地以失败告终了,而丰臣政权的内部矛盾也随之极大爆发出来。庆长三年(1598年)八月,丰臣秀吉忧愤而殁,他最有力的支持者、关东大名德川家康趁机挑动丰臣家中文治、武断两派之争,并于庆长五年(1600年)七月两分天下的“关原合战”中打败文治派,收服武断派,掌握了全日本的实权。
其后德川家康开设江户幕府,并最终灭亡丰臣氏,重新统一日本。这就是整个战国时代的基本流程
战国时代在日本历史中占有非常独特的地位,一则如上所述,它是庄园制向领主制演化,从诸子析产向总领继承演化的关键时期,二来动乱维持时间之长,战争规模之大,全日本无处不燃起烽火,这也是前所未有的。仅以战争而论,因为战争频度的增强,规模的扩大,使得战争的基本模式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革命性的变革。

本文由'潜浩皛'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