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嘉氏羊蹄甲

嘉氏羊蹄甲(橙花羊蹄甲)

嘉氏羊蹄甲(学名Bauhinia galpinii N. E. Br.)是豆科羊蹄甲属植物。攀缘灌木,高度一般不超过3米,叶片基部呈心形,先端二裂达叶长的1/5-1/2裂片,顶端钝圆,基部截平至浅心形,状如羊蹄。聚伞花序伞房状,侧生,花瓣红色至砖红色,5枚,倒匙形,花朵着生于枝端;长形荚果上细下大,成熟时由绿色转变成褐色

原产于南非中国华南上海四川有引进栽培。喜全日照的阳光直射环境生长适宜温度22-30℃,可耐38℃的高温,喜疏鬆、肥沃的壤土,喜湿润

嘉氏羊蹄甲是天台、屋顶绿化、道路隔离栏的优良中层观赏树种。

(概述图参考来源:)

基本介绍

中文:嘉氏羊蹄甲学名:Bauhini agalpinii N.E.Br.别称:南非羊蹄甲、橙花羊蹄甲: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蔷薇亚目:蔷薇亚目:豆科亚科:云实亚科:紫荆族:羊蹄甲属:嘉氏羊蹄甲命名人及年代:N.E.Br.,1891

形态特徵

嘉氏羊蹄甲是横向生长的攀缘灌木,生长速度较快,高度一般不超过3米,叶片基部呈心形,坚纸质,老叶宽最长不超过9厘米,先端二裂达叶长的1/5-1/2裂片,顶端钝圆,基部截平至浅心形,状如羊蹄。根系较浅、枝条柔软不带刺。
聚伞花序伞房状,侧生,花瓣橙红色至砖红色,5枚,倒匙形,花朵着生于枝端,花朵直径5-9厘米,花量大,但在荫蔽度40%-50%的环境下开花量少;花果会同时并存,长形荚果上细下大,荚果的长度可以达到20厘米,成熟时由绿色转变成褐色,形态与羊蹄甲属乔木长条形荚果形态不太一致。中国华南地区新梢萌发期为3月上旬至8月,新梢生长期3月中旬至9月,花期为5至12月、荚果期为6至12月、果熟期为11至12月,绿期全年。

生长环境

嘉氏羊蹄甲喜全日照的阳光直射环境,生长适宜温度22-30℃,可耐38℃的高温,6℃的低温,极端温度1℃时地上部分出现明显冻害而枯萎,但地下部分无任何伤害,但极端温度低于-2℃时地上部分死亡,部分苗木地下也冻伤;对土质要求不高,喜疏鬆、肥沃的壤土,适合在盐硷度6.0-9.0的土壤中生长,喜湿润。

分布範围

嘉氏羊蹄甲原产地是于南纬30°附近的南非,中国华南、上海、四川有引种栽培。

繁殖方法

採种:9月份开始採摘成熟的种子,11月份以前採得的种子随采随播;11月份以后成熟的种子,採摘后贮存至翌年,再进行播种繁殖。

嘉氏羊蹄甲全株嘉氏羊蹄甲全株

催芽:4月至5月份,将种子洗净,在荫蔽度为45%-60%的荫棚中用清水浸泡10小时至12小时,捞起保湿催芽。
播种:7天后,种子胚根长出,将种子点播于穴盘中育苗,育苗基质由泥炭和珍珠岩按体积比3:1混合配製。

栽培技术

育苗:嘉氏羊蹄甲幼苗长至高度为10厘米至15厘米时,装入育苗袋,育苗基质由黄泥和蔗灰按体积比5:1混合配製;装入育苗袋一周后,将幼苗移至自然光下培育。
移植:嘉氏羊蹄甲幼苗经培育成高150厘米,而且冠幅达120厘米以上后,方可带土移植到土地中。
水肥:每年至少在春、秋季各施一次氮、磷、钾含量均为15%的複合肥,每次每株施20克-50克;,夏天炎热时要保持每周浇水2次以上,5日以上不浇水叶片出现萎焉或变黄现象

病虫防治

抗病虫害能力强,未发现有任何病害;夏季叶片会有食叶性昆虫,但对嘉氏羊蹄甲生长无任何影响

主要价值

由于嘉氏羊蹄甲具有抗炎热、耐乾旱、抗风性强等特性,因此可将嘉氏羊蹄甲套用在天台和屋顶绿化上,其根系浅所以不会穿透地面,是天台、屋顶绿化的优良树种。
除天台环境外,嘉氏羊蹄甲的横向生长特性、耐乾旱特性使其非常适合种植在道路隔离中心,无需修剪其花量也大,可产生观花加隔离的效果;也适合培养成中层观赏植物,可单株种植于大草坪、小庭院一角、围墙边,既可展示其花果俱赏的个体美,又有单株成片的效果,橙红色的花使其成为主景或焦点景;还可将嘉氏羊蹄甲3-5株群植在一起,高度矮、冠幅大,适合用作背景或与高度相似的山石配置相互成景,用其野生状态来弥补城市景观缺乏的大自然韵味。

本文由'亓官问夏'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