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二星

二星

二星即牛女,“牵牛”即牵牛星(天鹰座Aql之α,或曰河鼓二,《尔雅.释天》曰:何鼓谓之牵牛○何音荷),又叫牛郎星,是夏秋夜空中最亮的星,在银河东。在古代神话传说中有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

基本介绍

中文:二星注音:ㄦˋ ㄒㄧㄥ拼音:èr xīng词目:二星

基本信息

词目:二星
拼音:èr xīng
注音:ㄦˋ ㄒㄧㄥ

词语解释

犹双星。指牵牛、织女,比喻夫妇
唐 刘长卿 《哭张员外继》诗:“恸哭 钟陵 下,东流与别离。二星来不返,双剑没相随。”题注:“公及夫人相次没于 洪州 。”
《笠翁对韵·东韵之一》: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分别介绍
牵牛
“牵牛”即牵牛星(天鹰座Aql之α,或曰河鼓二,《尔雅.释天》曰:何鼓谓之牵牛○何音荷),又叫牛郎星,是夏秋夜空中最亮的星,在银河东。
“织女”即织女星,在银河西,与牵牛星相对。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唐代诗人曹唐《织女怀牵牛》:“北斗佳人双泪流,眼穿肠断为牵牛。”
唐代诗人杜甫《牵牛织女》:“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神光意难候,此事终朦胧。飒然精灵合,何必秋遂通。亭亭新妆立,龙驾具曾空。世人亦为尔,祈请走儿童。称家随丰俭,白屋达公宫。膳夫翊堂殿,鸣玉凄房栊。曝衣遍天下,曳月扬微风。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终。嗟汝未嫁女,秉心郁忡忡。防身动如律,竭力机杼中。虽无姑舅事,敢昧织作功。明明君臣契,咫尺或未容。义无弃礼法,恩始夫妇恭。小大有佳期,戒之在至公。方圆苟龃龉,丈夫英雄。”
织女
简介
[织女星的古俗称[weaving woman]∶从事纺织的女子【辞海解释】 1.即织女星。
织女与其附近两个四等星,成一正角形,合称织女三星。《诗.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史记.天官书》:"婺女,其北织女。织女,天女孙也。"张守节正义:"织女三星,在河北天纪东,天女也,主果蓏丝帛珍宝。"后衍化为神话人物
情节概述 《淮南子.俶真训》:"若夫真人,则动溶于至虚,而游于灭亡之野……臣雷公﹑役夸父﹑妾宓妃,妻织女,天地之间何足以留其志!"
汉班固《西都赋》:"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
《岁华纪丽》卷三引汉应劭《风俗通》佚文:"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月令广义七月令》引南朝梁殷芸《小说》:"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但使一年一度相会。"后常用此典以咏夫妻暌隔,或藉以表达男女相思﹑相爱之情。
织女是织纴女工。也有人说她是 中国古代弇兹氏的织女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位女首领,后世人追尊她为女帝,又称玄女、玄帝、王素、素女、须女、帝弇兹等。她在距今三万年前发明了用树皮搓绳的技术。她发明的绳有三种:单股的绳称作“玄”,两股合成的称作“兹”,三股合成的称作“索”(又作素)。
相关记载  《后汉书·天文志》:“织女,天子真女。” 《史记》:“三星,在天纪东端,天女也。” 《焦林大斗
记》:“天河之东,有星微微,在氐之下,谓之织女。” 【星官名】 亦称“天孙”。属天市垣,共三星,织女一、二、三即天琴座α、ζ、δ星,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在银河西,与河东牵牛相对。织女一(西名Vegа),白色,星等0.03,距离26.3光年,角直径为0.00347角秒,相当于400万公里。广度比太阳大60倍。表面温度约9000℃。位置:赤经18时35.2分,赤纬+38度44分。公元14000年地轴将指向织女一,使它成为北极星。
即二使星
详细释义
典源
《后汉书·方术列传·李郃传》
李郃字孟节,汉中南郑人也。父颉,以儒学称,官至博士。郃袭父业,游太学,通《五经》。善《河》、《洛》风星,外质朴,人莫之识。县召署幕门候吏。 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採风谣。使者二人当到益部,投郃候舍。时,夏夕露坐,郃因仰观,问曰:“二君发京师时,宁知朝廷遣二使邪?”二人默然,惊相视曰:“不闻也。”问何以知之。郃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故知之耳。”后三年,其使者一人拜汉中太守,郃犹为吏。太守奇其隐德,召署户曹史。
典源译文
李郃字孟节,汉中南郑人。父亲李颉,以儒学着称,官做到博士。李郃继承父业,游太学,通晓《五经》。长于《河洛》风星,外表质朴,别人都不懂。县召他做幕门候吏。和帝即位,分派使者,都穿便服单独行动,各人到州县,观採风谣。使者两人当到益部,投到李郃候舍。这时正是夏天晚上在外乘凉,李郃便仰观天上,问道“:你们两位从京师出发时,知道朝廷派了两位使者吗?”两人默不作声,惊讶地互相对看一下答道“:没有听说过。”并问“:你怎幺知道的?”李郃指着星星告诉他们“: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所以知道哩。”过后三年,其使者中有一人拜为汉中太守,李郃还在汉中为吏,太守认为李郃有隐德,召李郃做户曹史。
释义
“郃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故知之耳。’”后遂以“二使星”喻指朝廷使者。
同源典故
一星 二星 使星 使者星 使臣星 使车星 入蜀星 两使车 两星使 史兴鞍 星下 星使 
运用示例
唐 孔德绍 《送蔡君知入蜀》诗之二:“灵关九折险, 蜀道二星遥。”
唐 王维《送邢桂州》:“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
唐 刘长卿《贾侍郎自会稽使回》诗:“江上逢星使,南来自 会稽 。”
明 唐顺之《观中州进贺长至表笺恭述时寓信阳》诗:“天威临下国,星使入 明光 。”
清 朱彝尊《送赵主事榷关扬州》诗:“持节自来星使重,算缗须比水衡强。”

本文由'接鸿达'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