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冷暖(色彩学术语)

冷暖(色彩学术语)

冷暖即色性。这是心理因素对色彩产生的感觉。人们见到暖色(如红、橙、黄等)一类色彩,会联繫到阳光、火光、鲜血等景物,产生热烈、欢乐、温暖、开朗、活跃、恐怖等感情反应。见到冷色(如蓝、青等)一类颜色,会使人联想到海洋、月亮、冰雪、青山、绿水蓝天等景物,产生宁静、清凉、深远,悲哀等感情反应。

基本介绍

中文:冷暖外文名:changes in temperature—well-being别称:色性所属领域:色彩学相关专家:大智浩

定义

1. 寒冷和温暖,泛指人的生活起居,亦以喻世态炎凉。
唐白居易《赋得乌夜啼》诗:“啼涩饥喉咽,飞低冻翅垂。画堂鹦鹉鸟,冷暖不自知。” 元刘壎《隐居通议·经史二》:“谚曰: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五回:“人情冷暖,说来实是可叹!”郭沫若《南冠草》附录《夏完淳》下:“这种冷暖炎凉的情形固然是人世间的常态,因此也令我想到 夏完淳 的被捕上必然会有出卖他的人。”
2. 冷煖:冷暖。《水浒传》第十七回:“ 何涛 道:‘好兄弟,休得要看冷煖。只想我日常好处,休记我闲时的歹处,救我这条性命!’”《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人也原是这个人,亲也原是这些亲,世情冷煖,至于如此!”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凤仙》:“嗟乎!冷煖之态,仙凡固无殊哉!”
生活中,我国喜庆活动多用暖色调装饰,以显示热烈欢快的气氛。酷夏避暑,冷饮场所中的环境多用冷色调装饰,使进入这环境的人们心理上产生凉爽的感觉。冷暖是温度给人的感觉,怎幺会与视觉领域的色彩感觉相联繫?其实,色彩通过人的视觉感官,进而产生心理反应,这种反应显示出色彩的感染力。日本色彩学家大智浩,曾通过实验来证实这一色彩效应:将两个车间的环境颜色,一个涂冷调的青灰色,另一个涂暖调的红橙色。在客观上,两个场地的温度是相同的,但车间中的工人主观感受上的温度有很大差异。在青灰色车间工作的人,在华氏59度时仍感到冷,但在红橙色车间工作的人,在华氏52度时还不感到冷。由于车间环境色彩的差异,工人们感受的温度竟有7度之差,其原因是冷暖不同色调的色彩环境刺激人的感官,产生了降低血液循环或加快血液循环生理现象。十字路口的红绿灯信号,红灯使人产生警觉,绿灯使人产生安全的心理,也说明不同色彩在人们心中具有不同反应。卫生热水龙头涂红色标记冷水龙头涂蓝色标记,则直接引发人们对冷热的联想心理。冷暖色特性在心理上的反映,还可以用如下一些概念来表示。

对比

冷色——阴影、透明、冷静、镇静、稀薄、流动、远、轻、湿、退、缩小……
暖色——阳光、不透明、热烈、刺激、浓厚、固定、近、重、乾、进、扩大……
冷暖色彩在心理上产生的种种相对的反应,说明具有複杂的表现力,但这种表现力并不是孤立的、绝对的,是需要与绘画中的情节、形象等构图中的种种其他因素相联繫、相结合而产生的。

本文由'府傲冬'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