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魏(汉字)

魏(汉字)

一般是指楼台和高、大、威武的意思。扩展意思是:鬼神。委即神,鬼即鬼。不过大多数情况下是指魏姓或朝代。

基本介绍

中文:魏拼音:wèi部首:鬼部外笔画:8总笔画数:17注音:ㄨㄟˋ五笔86:TVRC仓颉:HVHUI五笔98:TVRC四角号码:26413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9B4F笔顺读写:撇横竖撇捺撇横撇竖横横撇折折捺笔画编号:31234531325113554汉字首尾分解:委鬼汉字部件分解:委鬼

汉字

基本字义

古代宫门上的楼台:魏阙(古代宫门上所建的巍然高出的台阙,因下边两旁有悬布法令地方,所以亦用来代指朝廷)。

详细字义

〈名〉
1. 阙宫门的台观 [the two lookout towers in front of the palace gate]
乃县治象之法于象魏。——《周礼·太宰》
魏阙之高。——《淮南子·本经》
是以来仪集羽族于观魏。——东汉·班固《典引》
〈形〉
高大。也作“巍” [tall and big]。如:魏然(独立不动样子);魏魏(高大的样子。同“巍巍”)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广韵》鱼贵切《集韵》《韵会》虞贵切,𠀤音伪。《说文》本作巍。高也。从嵬委声。《注》徐铉曰:今人省山,以为魏国之魏。《诗·魏风谱》魏者,虞舜夏禹所都之地也。在禹贡,冀州雷首之北析城之西,周以封同姓焉。
《周礼·天官·大宰》乃县治象之法于象魏。《注》象魏,阙也。
《集韵》语韦切,音巍。《庄子·知北游》魏魏乎其终则复始也。
《扬子·方言》魏,细也。自关而西,秦晋之闲,凡细而有容谓之魏。《注》魏魏,小成貌。
《集韵》《正韵》𠀤吾回切,音嵬。义同。

姓氏

魏姓,此姓氏有出自姬姓、芈姓等多种说法。魏姓最早发源于魏(山西芮城县北),现已遍布全国各地及周边国家地区,朝鲜、韩国,台湾,新加坡都有其姓氏。
魏姓族人在长期的繁衍过程中,形成了众多的郡望,据有关史料所载,主要有两个
巨鹿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郡,治所在巨鹿(今河北省平乡西南)。相当今河北省白洋淀、文安洼以南,南运河以西、高阳、宁晋任县以东,平乡、威县以北,山东省德州、高唐,河北省馆陶之间地。汉代至北魏因袭沿用。汉后大致相当于今河北省平乡以北及晋县一带。
任城郡:夏商为仍国,周为任国、邿国。秦统一中国后置任城县,亢父县,西汉为任城、亢父、属东平国。东汉章帝分东平国置任城国。三国魏置任城郡(今山东省微山县一带)。西晋复任城国。北朝魏孝明帝神龟元年(518年)分高平郡一部,置任城郡,治所由仲浅村移于今济宁市任城路,并为任城郡治,隶兖州。北齐天保七年废亢父县。隋、唐、五代任城县建置名称不变,但隶属有别。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年),置济州于巨野,任城属之。金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年)济州移至任城。元至元六十二年之间,济州治所数易巨野。济宁的名称始于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以后虽州、府、县时有变更。

本文由'府菡'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