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土壤学南方本

土壤学南方本

《土壤学 南方本(第2版)》内容简介:农学类专业用的土壤学(南方本),自1980年7月第一次出版印刷以来,已进行了多次印刷,出版有几万册。在这六七年间,经各兄弟院校师生和土肥工作者的使用,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为第二版的编写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遵照农牧渔业部1984年10月关于修编教材档案指示精神,于1985年3月组织原书编写人员,在西南农业大学召开了第一次修编会,拟订了修编提纲,并作了分工。后于1985年9月在西南农业大学召开了审稿会,除编写人员外,还邀请了南方13省高等农业院校有关的教师参加了会议

基本介绍

书名:土壤学南方本页数:240页出版时间:第2版 (2011年6月1日)装帧:平装

图书信息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丛书名: 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109002197
条形码: 9787109002197
尺寸: 25.6 x 18.6 x 1 cm
重量: 340 g

内容简介

土壤学(南方本)的修编,本着在新形势下,科学要为生产建设服务、要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思想,採用删繁、改错、添新的原则。该书大体上分为土壤学基本原理和我国南方的土壤两大部分。内容上加强了基础理论,增添了近代土壤科学的成就。在讲述我国土壤分布基础上,着重阐明我国南北土壤的差异和南方土壤的特点及其利用改良途径,较突出地反映了生态系统学和土壤肥力学的观点。将第一版中的高产土壤的培育和土壤普查两章删去。全书共分八章。
《土壤学 南方本(第2版)》在修改过程还得到西南农业大学土壤教研室的老师,在编写内容、修改文字绘图等工作方面给予大力帮助,我们表示十分感谢。

目录

第二版前言
绪论
第一章 土壤母质与土壤的形成
第一节 土壤母质的形成
一、土壤母质的来源
二、岩石的风化与土壤母质的形成
三、风化产物搬运与堆积的类型
第二节 土壤的形成
一、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二、地质循环与生物小循环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三、各种自然因素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四、人类生产活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五、土壤的形态特徵
第二章 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第一节 土壤矿物质
一、土壤的粒级与性质
二、土壤质地分类
三、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
第二节 土壤生物
一、土壤微生物
二、其它土壤生物
三、土壤中的酶
第三节 土壤有机质
一、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与性质
二、土壤有机质的转化
三、土壤腐殖质
四、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中的作用及其调节
第四节 土壤胶体
一、土壤胶体概念
二、土壤胶体组成
三、土壤胶体电荷的产生
第三章 土壤固相部分的基本性质
第一节 土壤吸收性能
一、土壤吸收性能概述
二、土壤对阳离子的吸收与交换
三、交换性阳离子的有效度
四、土壤对阴离子的吸收与交换
五、土壤吸收性能的重要性
第二节 土壤酸硷性
一、土壤酸度的类型及来源
二、土壤硷度
三、影响土壤酸硷度的因素
四、土壤的缓冲性
五、土壤酸硷性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六、土壤酸硷性的调节原理
第三节 土壤孔隙性与结构
一、土壤孔隙性
二、土壤结构性
第四节 土壤的物理机械
一、土壤的粘结性与粘着性
二、土壤的膨胀性与收缩
三、土壤的可塑性
第四章 土壤——液相和气相部分的基本性质
第一节 土壤的热性质
一、土壤温度与作物生长
二、土壤热性质
三、土温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四、土壤热状况的调节
第二节 土壤水分性质
一、土壤水分与作物生长
二、土壤水分类型和水分含量的表示方法
三、土壤水分的能量状态
四、土壤水分的有效性
五、土壤水的饱和流动与土壤的透水性
六、土壤水的不饱和流动与土壤供水性能
七、土壤气态水的运动和土壤水分的蒸发
八、土壤水分的调节途径
第三节 土壤空气性质
一、土壤空气组成和含量
二、土壤的通气性
三、土壤通气性与土壤氧化还原状况
四、土壤通气性对作物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第四节 土壤养分性质
一、土壤氮素
二、土壤磷素
三、土壤钾素
四、土壤中的硫、钙和镁
五、土壤微量元素
六、土壤养分状况的调节途径
第五节 土壤中热、水、气、肥的相互关係
第五章 土壤生理性、生产性和土壤肥力
第六章 我国土壤的分类系统和分布概况
第七章 我国南方的旱作土
第八章 我国南方的水稻土
主要参考文献

本文由'仝鹏举'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