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东平县十大名泉

东平县十大名泉

东平县十大名泉即山东省东平县的十个当地比较有名的泉眼。它们是:九 女 泉、马 跑 泉、灵 泉、芦 泉、清 泉、茅 峪 泉、中 套 泉、茅 园大 泉、山 神泉、梁 林 泉。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东平县十大名泉地理位置:山东省泰安市着名景点:“芦泉喷珠”为东平八景之一最大流量:0.002立方米 /秒

九 女 泉

亦名“七女津”,位于东平县老湖镇北部水牛山西麓的九女泉村中。它源出蚕尾山北麓,往西流入大清河。距县城 18.5公里。清康熙年间,该村秀才王士祯在泉旁观景,触景生情,编写了一个“九天仙女下凡,用泉水浴身”的神话故事。九女泉因此而得名。
九女泉为下降泉,最大流量 0.002立方米 /秒,旱季最小 0.0002立方米 /秒。围泉建有水池、围墙、胜利井、引水闸等,现可常年供村内的人、畜用水

马 跑 泉

位于东平县银山镇的崑山西麓。泉池为石砌,长约4米,宽约3米。周围有峰峦叠翠的金山,奇石突兀的棘梁山,崖峭顶平的钓台山和嶙峋峥嵘的二郎山、狗山。
据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东平县誌》载:“县治西北四十里上有马跑泉。旧传周王行狩至此,为寇所困,苦无水,马跑地得泉。”泉出山岩罅隙中,泉流潺潺,终年不断;夏秋水丰,飞瀑如雪,水汇为池,清澈见底。附近悬崖峭壁上有题刻“马跑泉”“飞岩涌雪”其左侧稍下刻诗一首:“云英化水洗石骨,悬如疋练蜚如雪,不知汹响始何年,至今神瀵映空月”。东平旧八景之一的“昆岩瀑雪”即此。泉西南有月岩寺,清道光十年《重修月岩寺》碑文载:“马跑泉月岩寺者,为东原八景之一,是我方之巨观也,寔有学士名流设馆肄业,骚人墨客登眺吟咏,诚胜地也。”多少年来,马跑泉水一直供当地人们饮用、洗衣、浇地,惠及了周围的百姓,不可不谓之为“福民泉”。

灵 泉

位于东平县梯门乡东沟流村北的凤凰山之阳、灵泉寺后东北角。
清光绪七年(1881年)《东平州志》载:“寺内有泉,祈雨辄应,故名”,寺亦即由泉而得名。山泉常年叮咚作响,富神灵之气,景致极为秀丽优雅。明初一赞诗曰:“闻说招提自补陀,凤凰山秀拥清螺。龙泉分派通灵窍,老树参天挖薛萝。罗汉洞深云雾合,索公岩古第允多。摩崖试看唐碑碣,千古英雄永不磨。淮南癸庵书。正统丁卯七月予因通曆山麓,疏灵泉源,过东平州寓,灵泉禅寺公暇偶求一律以纪胜览。”
灵泉四周有围墙,泉眼处用石头砌成一口边长0.5米的方形井,可供人、畜用水。

芦 泉

位于东平县梯门乡南部的芦泉屯村东。它因居于芦山脚下,故名芦泉。距县城 9.5公里。据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东平州乡土志》载:“芦泉,距治所东北三十里,源出义和保芦山之阳,汇诸泉水西入王家河子,南至河口入大清河,即北沙河也。”
芦泉属上升泉。泉水最大流量 0.5立方米 /秒,最小流量 0.01~0.02立方米 /秒,不仅可供人饮用,而且还可灌溉田地。“芦泉喷珠”为东平旧八景之一。
1955年,国家在此投资建成自流灌溉工程,用以发展农田生产。1958年,又利用芦泉水源建成小型水力发电站 1座,装机为 10千瓦。1960年,再建扬水站 1座,装机为 90马力。

清 泉

位于东平县大羊乡尚庄村西杨山之阳的清泉寺内。据清光绪七年(1881年)《东平州志》载:“清泉寺,旧志作杨山口寺,在县治东北三十里金螺山下,去杨山迤东三里许有清泉,水甚甘美,因以清泉名寺。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重修。”解放初曾在该寺旧址上建麻疯病人医院,今已废。
为妥善保护和利用清泉,当地民众为其专门建起了小屋,并将泉水用水管引出来,供人们饮用和灌溉。

茅 峪 泉

位于东平县旧县乡屯村铺村东二洪顶山脚下。
泉水原在一石坎内喷涌而出,清澈甘甜,常年不涸,古时因此处山峪茅草丛生,故名“茅峪泉”。茅峪泉东与东南山半腰处,还有两泉,为季节泉,每逢雨季来临时,泉水便喷涌而出,吐珠散玉达十多米远。两泉与山脚下泉水交汇于一处,如万马奔腾,一泻而下,使山谷发出“轰轰”响声,让人惊魂骇魄,其景蔚为壮观。
20世纪 70年代,屯村铺村将茅峪泉开凿并围建成池,使之成为阔十余米、深近二十米的泉池,并筑渠引于山下,成了灌溉山下田地的重要水源。
茅峪泉下曾发现龙山、岳石文化人类居落遗址,可见几千年前的先民们就在此倚泉而居、生息繁衍。山上有着名的北齐僧人安道一书写的摩崖刻经,1400年前,这里有处规模不小的佛家寺院。

中 套 泉

位于东平县接山乡中套村西北。此泉为上升泉,最大流量 0.05立方米 /秒。春旱季断流,夏、秋、冬泉水可渗水地表。现建有扬水站 1座,装机 50马力。

茅 园大 泉

位于东平县老湖镇东北部的茅园村西北,距县城 13公里。因位于茅园村附近,故名茅园大泉。
现围泉建有水池一座,池水面积约 1000平方米,水深达 1.7米,池水溢出流入跃进河,流量为0.1~ 0.3立方米 /秒,可供当地村民灌溉农田和饮用。1959年后,附近还建起了鱼种场,用以发展渔业生产。

山 神 泉

位于东平县接山乡歪老婆山西麓。千百年来,不论天气多幺乾旱,这眼山泉不但从未乾涸,而且水位始终保持在一米深左右,被当地民众称为“神泉”。
民国十三年(1924年)大旱,周围水井皆乾涸,唯独这眼山泉,泉水四溢,甘霖长流。于是十里八乡的百姓都纷纷到这里取水做饭,排成的“长蛇阵”队伍达几里路远。当时的人们误认为这神泉下定有大泉,于是便组织十几名劳力开挖,可是越往下挖水越少,当挖到两米多深时,竟一滴水也不见了。令人称奇的是,当人们把挖出的土石又重新填回到坑内时,泉水又出现了,且土石填得越多,泉水就越多,当把挖出的土石全部填回到坑内时,泉水又恢复到了原来的位置。
在这眼神泉仍泉水旺盛,每逢春季天气乾旱时,周围的民众则就近取水点种农作物,免去了劳役之苦。当夏季来临,降雨充沛之时,泉水则充满井壁,汩汩外溢,并在石井的南侧自然形成一条百米长的小溪。目前周围村庄的村民仍然将山神泉作为生活饮用水源。用此泉水泡茶,甘甜爽口,余香无穷。

梁 林 泉

位于东平县老湖镇北部的梁林村西北。
距县城 18公里。泉水清澈见底。因位于着名的梁林附近,故名梁林泉。现围泉建立水井,常年不涸。周围建有引水闸、水渠、水池子等设施用于周围村民饮水和灌溉农田。

本文由'载傲琴'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