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琼林蔡氏祠堂

琼林蔡氏祠堂

台湾省金门琼林村现存的祠堂共有七座八祠,蔡氏家庙是其中之一。蔡氏祠堂位于金湖镇琼林村,重建于1770年(乾隆三十五年),1997年4月定为省属二级古蹟。琼林原名平林,在美人山的双乳峰俯瞰这里,可以看见一片森林,所以起名为平林。明代前后出了三位进士:蔡贵易、蔡献臣、蔡守愚,所以福建巡抚就上奏熹宗帝,熹宗帝于是在1625年(天启五年)御赐里名“琼林”,至今《御赐里名琼林》木匾仍高悬祠堂上。平林从此就改为琼林。就连澎湖惟一的进士蔡廷兰也是从琼林分房出来的。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琼林蔡氏祠堂行政区类别:台湾省所属地区:港澳台地区地理位置:金湖镇琼林村重建时间:1770年

概况

琼林本来以陈姓为主,明代时开基主蔡十七郎入赘陈家,子嗣不断繁衍后,少数的陈姓就搬到别的地方,蔡家逐渐成为琼林的唯一的姓氏。几代下来,蔡氏子孙众多,人才备出,成为金门地方上相当有名望的大族,之后就开始建造家庙。六世以后蔡氏逐渐分房分派,只要其中有各房各派的人中进士,就建造一座宗祠。但不论有没有取得功名的人,都得祭拜蔡十七郎,所以十七郎所住的屋厝也就改建为家庙。蔡氏家庙为传统的两进式建筑,燕尾脊,硬山顶,三川门,大门上高悬“蔡氏家庙”木匾。祠堂内部依序为山门、天井、翼廊、正殿。整体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梁架以抬梁式为主,也就是在柱上架梁,樑上承檩,檩上接椽,井然有序。庙内外装饰,不论是梁架、斗拱、门窗、隔扇,都缀有精雕细刻的图案,图案上彩绘色泽柔和典雅。在屋脊、山墙、水车堵也随处可见细緻生动的剪黏、泥塑;墙面的龙虎堵、马柜檯、石柱珠又全为变化多端的石雕和陶瓷製品,雕饰或浑厚或华丽,引人入胜。

琼林蔡氏祠堂琼林蔡氏祠堂

重要记录

蔡氏宗祠为琼林地区宗祠中唯一仍留存有兴建碑记者。其碑文由开澎进士蔡廷兰于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北上赴京赶考时,顺道归省祖坟所记,碑文中记载了兴建缘由、过程以及经费来源,是理解宗祠建筑发展的重要记录。
蔡氏宗祠之建筑平面仍遵循中国传统的建筑型式,具有明显主轴线,左右对称格局。整体布局在虚实之间开创了灵活流畅的内部空间。此种格局和当地民居建筑大致相同,致使原本属于祭祀性质,肃穆的宗祠却也保有有居家生活般的平易亲切。

本文由'席霜'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