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中国金融改革思考录

中国金融改革思考录

《中国金融改革思考录》是200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易纲。

基本介绍

书名:中国金融改革思考录作者:易纲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09-12-1ISBN:9787100068659开本:16开定价:50.00元

内容简介

代表作有:《中国经济改革:回顾与反思》,美国JAI PRESS,1991;《中国的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1984—1993》,美国WESTVIEW PRESS,1994;《国际金融》,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与张磊合着);《货币银行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与吴有昌合着);《巨观政策调整坚持市场取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998—2000中国通货紧缩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中国的货币化进程》,商务印书馆,2003;《中国物业税研究:理论、政策与可行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总量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与张帆合着)。
易纲研究领域为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国经济问题的调查研究,特别是在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等方面,具有多年的政策研究、制定和操作经验。易纲在英文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在《经济研究》等国核心心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中英文着作十多部。研究成果被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国内外学术界和政策研究界的学者多次引用。

作者简介

易纲,北京市人,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获美国伊利诺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92年任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经济系副教授并获终身教职;1994年回国与林毅夫等创办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1 997年到中国人民银行工作;2007年,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2009年,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图书目录

自序
第一部分 政府与市场的关係
巨观经济政策与市场配置资源
转变政府职能与持续发展
寻求效率与公平兼得
环境问题的外部性与政府责任
创新的五个层次
转型名义个人账户制一探索中国养老保障体制改革的新思路
《中国物业税研究:理论、政策与可行性》前言
购买平价测算基尼係数的尝试
徵收城区交通拥堵费是缓解北京交通拥堵的
第二部分 巨观经济与货币政策
改革开放十年的中国货币政策
预防通货紧缩与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研究》前言
全球经济失衡下的中国金融
稳健的货币政策
严控货币供应量最佳化信贷结构
中国能够经受住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
企业存货调整看中国经济下滑
次贷危机:起源、传导与启示
我们能从次贷危机中学到什幺?
关于当前货币政策的几个问题
第三部分 汇率与利率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民币汇率体制的演变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在2008年Shibor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零利率和数量宽鬆货币政策是否有效?
第四部分 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的逻辑
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内在逻辑
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逻辑
中国金融资产结构演进:1991~2007
第五部分 农村金融和农村信用社改革
认真学习 明确职责 确保实现农信社改革资金支持政策目标
如何正确认识和全面理解农村信用社改革资金支持方案
加快农信社改革,还要做些什幺?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初步构想和农信社改革
统一认识各尽其责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再上新台阶
健全体制机制 完善扶持政策 扎实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新进展
第六部分 研究方法
西方研究方法对比
索引

本文由'占妙芙'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