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空间科学数据格线

空间科学主题资料库暨空间科学数据格线是在中国学院信息化专项空间科学主题资料库建设基础上,以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国家天文台、中国科技大学和地质地球物理所承担的重大空间科学项目、套用卫星空间环境探测和常规地面观测产生的数据资源为依託、国外空间科学数据资源为补充,利用通信技术、网际网路技术、可视化技术实现空间科学数据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知识资源的无缝连结与全面共享,为空间科学研究提供易用、高效智慧型的虚拟集成套用环境。

基本介绍

中文:空间科学数据格线包含: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国家天文台利用:通信技术、网际网路技术等特点:易用、高效、智慧型

内容简介

空间科学数据格线的数据资源覆盖日地空间物理和行星科学两大空间科学学科方向,重点涉及:

空间科学数据格线

1)从大气热层空间(一般指20公里高度以上)到太阳光表面的日地空间範围发生的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进行观测、研究获取的各类空间数据资源。主要包括近地空间中高层大气、电离层、磁层、行星际、太阳表面和地面宇宙线等环境要素观测和研究数据,如太阳磁场数据、太阳色球Halpha数据、全日面矢量磁场和视线速度场数据、宇宙线强度数据、30-60km大气密度温度数据、80-110km钠原子数密度数据、全天空气辉成像数据、大气电场数据、电离图、地磁强度数据等。
2)太阳系空间(含行星大气层、地表空间)和宇宙空间发生的基本物理过程进行探索、观测和研究而获取的各类空间数据资源。主要数据内容为开展空间探测项目而获取的各类空间科学探测数据,国内如双星卫星、风云二号卫星,萤火一号卫星等;国际如日地关係天文台(STEREO)卫星”、“SOHO卫星”、“ACE卫星”、“GOES”以及“WIND卫星”等。
除上述数据资源外,还收集了部分地面模拟试验所获取的空间环境效应数据,以及针对通过观测、研究、分析统计所形成的人为空间环境数据资源,如灾害性空间环境事件数据、卫星编目数据等。
为了给数据用户提供更为高效、易用的数据服务环境,空间科学数据格线摒弃了数据集中存储服务的资料库服务模式,採用虚拟观测(VO)的开放式架构及协定,构建太阳大气、卫星空间环境、中高层大气、地磁、行星科学等学科数据节点,实现了分散式网路环境下的数据资源一站式访问、检索发现,并提供数据下载、数据可视化、数据转换/阅读器、关联事件的数据发现、边缘日珥事件发现等一系列学科套用服务。
空间科学数据格线的数据资源总量近6TB,自2010年6月开始上线服务,全部数据遵循国际空间科学数据管理标準(SPASE和PDS),大部分数据可按月进行资源更新。空间科学数据格线中的数据对所有用户开放,用户无需注册进行注册即可免费访问和下载数据,针对有特殊需求的用户,系统提供“委託查询服务”等专项服务,该服务只收取服务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材料费,如光碟等。

空间科学数据格线

使用方法

空间科学数据格线的数据检索方法简单易用,它提供了模糊查询、数据属性查询、目录查询、地图查询等多种数据查询方式。各类查询条件自动载入查询条件容器中,用户可对容器中的查询条件进行“删除操作,容器中的各类查询条件可依据规则构造逻辑检索式,併到各个数据格线节点上查询到符合条件的数据集反馈给用户。检索得到的数据集,用户可以查看相应数据的详细描述信息(元数据)和辅助数据文档,并进行数据线上阅读、数据下载、数据可视化等操作,在进行数据下在服务时用户需要安装系统提供的客户端数据下载工具

持续发展

空间科学数据主题资料库及格线正在紧密跟蹤、研究国际空间科学领域数据套用技术发展动态,力求构建格线环境下从“科学数据输入”“学科模型调用”“高性能计算支持”到最终“可视化仿真服务”的系列数据套用服务环境;同时,空间科学数据格线正在努力与国际空间科学数据标準相衔接,争取早日加入国际空间科学虚拟观测台这个大家庭

本文由'五炳诺'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