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焦桐(琴名)

焦桐(琴名)

焦桐是一种口琴,东汉蔡邕曾用烧焦的桐木造琴,后因称琴为焦桐。泛指好琴。《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列传下〉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僬尾琴”焉。

基本介绍

中文:焦桐别名:僬尾琴製作年代:东汉製作者:蔡邕典源:《后汉书.蔡邕列传》

典源

《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列传下〉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僬尾琴”焉。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以酣焉。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憘!以乐召我而有杀心,可也?”遂反。将命者告主人曰:“蔡君向来,至门而去。”邕素为邦乡所宗,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弹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矣。”

典源译文

吴人有烧桐煮饭时,蔡邕听了火烧的声音,晓得桐是一种好木材,于是请製造成琴,果然声音好极了,但琴尾是焦的,时人名之为“焦尾琴”。从前,蔡邕在陈留,邻人请蔡邕吃饭,及去而酒已经喝完了。屏风后面有客人在弹琴,蔡邕至门悄悄一听,说:“噢!以乐叫我而有杀心,为什幺呢?”就逕自回去了。蔡邕素为乡里所尊敬,主人立即追赶他,并问他是什幺原因,蔡邕原原本本告诉了他,都为之奇怪。弹琴的人说:“我前鼓弦,见螳螂对着鸣蝉,蝉将去还没起飞,螳螂忽前忽退。我心惊肉跳,惟恐螳螂捕捉不了蝉。这难道就是所谓杀心形于声音吗?”蔡邕笑着说“:实在是这样啊。”

同源典故

入爨 尾半焦 带火焦桐 怜焦尾 暗辨桐声 桐尾 桐薪鸣灶 桐遇知音 炊爨得琴材 焦尾 焦桐 焦梧桐 焦琴 爨下焦 爨下声 爨下余 爨桐 爨琴 爨余材 琴得焦桐 翠桐入爨 蔡邕琴 薪余

运用示例

唐 张祜《思归引》:“焦桐弹罢丝自绝,漠漠暗魂愁夜月。”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弹丝》:“音入 蓝桥 ,响振琼瑶,却是羡焦桐一曲巧,芳心顿消。”
龚尔位 《己酉九日麓山待钝庵》诗:“日夕而不至,焦桐起离情。”
唐 贾岛 《投孟郊》诗:“愿倾肺肠事,尽入焦梧桐。”
元 石子章 《竹坞听琴》第一折:“夜深了也,取下我这焦尾琴来,抚一曲遣我的心闷咱。”
唐 李鹹用《山居》诗:“焦尾何人听,凉宵对月弹。”

本文由'昌焦铭'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