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佛教分别心是什么意思

佛教分别心是什么意思

分别心是佛教用语是指人们不能用本心去看事物,却根据事物的表面(贵贱,美丑,贫富等),有区别的对待人和事。佛说人类所有痛苦的根源也来自分别心,就是说世界中的一切差别都源于人们的分别心。《金刚经》所说“人相我相众生相”,就是分别心。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释迦牟尼创建于古印度。以后广泛传播于亚洲及世界各地,对许多国家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

佛教分别心的意思

分别心是佛教用语,是指人们不能用本心去看待事物,却根据事物的表面(贵贱,美丑,贫富等),有区别的对待人和事。佛说人类所有痛苦的根源也来自分别心,就是说世界中的一切差别都源于人们的分别心。《金刚经》所说“人相我相众生相”,就是分别心。

内心清净最重要的就是无分别心,有地域的分别而不因地域特色对待、有好坏的分别但不因好坏特殊对待。给予者就是设定好给予的标准做好自己,能不能拿到,能不能学到,要不要学,那都是每个人自己的人生课题。自然早已提供了一切,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而内心清明一种有标准、有分别、而无分别心的境界。

《金刚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是大乘佛教重要经典之一,为出家在家佛教徒常所颂持。20世纪初出土于敦煌的《金刚经》,为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品之一,现存于大英图书馆。

《金刚经》于公元前994年间(约当中国周穆王时期),成书于古印度。是如来世尊释迦牟尼在世时与长老须菩提等众弟子的对话纪录,由弟子阿傩所记载。《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唐玄奘译本,《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为鸠摩罗什译本的一个重要补充。其他译本则流传不广。

金刚经属于《大正新修大藏经》中般若部的经典之一,主要讲述大乘佛教的空性与慈悲精神。由于该经旨在论述成道境界,即无上正等正觉,在佛教中亦为“不可说境界”,故尽管经文篇幅短小,其文字结构仍然晦涩复杂。经文中强调“真理”本身的不合逻辑,必须躬亲体验才能感悟,而无法透过文字和简单逻辑推理而得。由于其精神与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理念相契合,《金刚经》在禅宗五祖弘忍、六祖惠能以后的禅宗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影响也随之源远流长。

本文由'匿名'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