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火电机组振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火电机组振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火电机组振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1994年由国家发改委(原国家计委)批准成立,是国内专业从事大型动力装置(汽轮机、燃气轮机、发电机、压缩机、风力机、风机、泵、推进系统等)振动分析的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中心”于2003年通过国家验收,并在国家发改委2008年起组织的连续3次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评价中都被评为优秀。2012年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授予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杰出贡献奖”。

基本介绍

中文:火电机组振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1994 年批准部门:国家计委批准工作人员:50 人依託单位东南大学

简介

火电机组振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1994年由国家发改委(原国家计委)批准成立,是国内专业从事大型动力装置(汽轮机、燃气轮机、发电机、压缩机、风力机、风机、泵、推进系统等)振动分析的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中心”于2003年通过国家验收,并在国家发改委2008年起组织的连续3次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评价中都被评为优秀。2012年获得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授予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杰出贡献奖”。
“中心”的目标和任务是:针对我国大型动力装置安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大型旋转机械转子动力学分析技术、机组振动分析技术、流固耦合振动抑制技术、故障诊断治理技术、测试及监测监控技术等进行工程化研究开发,不断满足工业技术发展需求提高我国大型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
“中心”以东南大学为依託,以东南大学振动工程研究所及相关学科点为支撑组成研发基地,以南京东大测振仪器有限公司为中试基地,以南京东大能发科技有限公司产业化基地,形成研发、中试、产业化基地三位一体、分工协作统一协调运行架构。“中心”主任为傅行军教授,副主任为杨建刚和朱晓东教授。1996年“中心”被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

机构设定

“中心”设立管理委员会和技术委员会,实行管委会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形成了研究所(东南大学振动工程研究所)、中试生产基地(东大测振仪器厂)、公司(东大能发科技有限公司)三位一体、分工协作、统一协调的组织机构。“中心”现有工作人员 50 人,组成一支从事基础研究、套用开发研究、产品试验生产各类人员配套的队伍,其中派往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的进修人员 12 人次。

设施规模

“中心”拥有 3100 平方米的研发大搂,备有价值 1700 多万元的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仪器设备设计建造了大型轴系振动模拟试验装置,引进了大型火电机组结构激振系统、移动式现场动平衡机及转子动力学工程化开发软体,建立了火电机组仿真工作站和远程监测诊断中心,建立了振动测试计量及环境模拟实验室,包括振动激振系统、振动测试记录和分析系统、振动标準校验系统、计量测试站,购置了中试基地及工程化服务的技术装备,为从事振动技术工程化研究、先进仪器仪表及热工控制系统的开发生产、机组性能监控和仿真及最佳化运行技术工程化研究开发构成了优良的技术装备,为承担火电机组安全经济方面重大工程项目、进行多学科工程化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技术套用

立足工程、注重转化,“中心”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火电机组振动故障诊断和稳定运行成套技术、工况监测与诊断技术、火电机组监控和运行最佳化技术、轴系及结构动态特性最佳化技术、测试技术及感测器等五大类技术(包括软、硬体及系统),并得到成功套用:
( 1 )在长期的科研实践工作中,总结和完善了火电机组振动故障诊断和稳定运行成套技术,先后为徐州电厂、平圩电厂、哈尔滨第三发电厂、南京华能电厂等三十多家电厂成功地处理了首台国产引进型 600MW 、 300MW 、 200MW 等大、中、小型七十多台次机组久治难愈的重大疑难振动,平均每年解决十台次现场疑难振动工程问题,机组容量从 6000KW 到 600MW ,覆盖了国内几乎所有型号机组,工程化研究与套用遍及 13 个省市。
( 2 )开发了大型机组振动故障诊断软体、 DZX - 1000 振动线上监测保护与故障诊断系统、轴系标高监测系统、扭振监测分析系统、汽机监控保护系列仪表,在电力、石化等企业推广套用 100 多台套,提高了机组安全稳定性,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 3 )开发了数据採集系统( DAS )、集散控制系统( DCS )、生产管理计算机网路系统( MIS ),在南京热电厂、合肥电厂、淮阴电厂等十多家电厂运行套用。
( 4 )开发了振动特性计算软体、扭振计算分析软体、轴承载荷和标高分布计算软体等,并被製造和运行部门成功套用于 200MW 、 600MW 机组技改和设计。
( 5 ) ZXP - 1600 ( 3200 )振动测试分析系统、 ZXP - 8 型动平衡仪、 DZ - L1 型双通道低频振动测试分析仪、基于 DSP 手持式数据採集器、 ZXP - 63 测振仪、 SE 系列电涡流感测器和 ICP 加速度感测器等“中心”工程化开发及完善改进的二十多个品种的产品,年销量 1000 多台套,被广泛套用于电力、石化、冶金等行业

取得成绩

“中心”成功地举办了“全国旋转机械振动学术会议”、“火电机组状态检修研讨会”、“旋转机械振动理论与高新技术套用”高级研讨班及多次振动培训班,培训了振动方面工程技术人员 300 多名,并和澳大利亚 Monash 大学联合举办了 ACSIM2000 (第二届亚太系统集成维护)国际会议。
十年来,“中心”取得了 38 项实用性科技成果,其中 9 项国际先进, 20 项国内领先、 9 项国内先进,并获专利 2 项,获国家和省部级奖 8 项。标誌性成果有:
(1)“提高国产 200MW 汽轮发电机组稳定性、可靠性综合研究”( 1999 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2)“大型汽轮发电机组异常振动诊断及治理技术”( 2001 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6 年“中心”被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
火电机组振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立足工程、面向市场、积极推进科技经济一体化”为宗旨,竭诚为电力及相关行业提供更先进的技术、更可靠的产品、更优质的服务。

领导班子

中 心 主 任: 傅行军 教授
中 心 书 记: 王家英
中心副主任 : 杨建刚 教授,朱晓东 博士,王家英(兼)

地理位置

本文由'星熊浩慨'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