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湘鄂赣苏区反围剿

湘鄂赣苏区反围剿

湘鄂赣苏区反围剿,是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亦称湘鄂赣苏区)红军在湖南湖北、江西 3省边界地区,反对国民党军“清剿”、“围剿”的作战。

红军第十六军在军长孔荷宠、政治委员李楚屏指挥下,乘国民党军“清剿”部署尚未就绪之际,採取避实就虚,主动出击的战法,突然以一部兵力于1930年12月11日攻占修水城,继攻武宁县城未克。国民党军即以驻浏阳、平江、通城、崇武等县城的第十五师和新编第三十一、新编第三十二、新编第十师和第五十四师各一部,向修水、武宁之间地区合击红十六军。红十六军乘隙西移,于18日攻克通城,歼新编第十师1个团及地主武装一部,俘1500余人,缴枪800余支(挺)。旋即转兵向南,先攻平江城,继攻浏阳县古港,均未克,遂于1931年1月下旬进入江西,分兵在宜丰、上高、高安、铜鼓等县境内消灭地主武装,同时进行休整和筹款。在此期间,湘鄂赣苏区的地方武装迅速发展,组成了红军独立第一第二、第三师,分别活动在平江、浏阳地区和万载、宜春地区及鄂东南地区坚持斗争。

基本介绍

名称:湘鄂赣苏区反围剿地点:湘鄂赣三省边界时间:1930年12月~1934年8月参战方:红军,国民党军队结果:红军获胜伤亡情况:国军死伤5000余人,被俘3000人以上主要指挥官:李楚屏

过程

1930年1月,国民党军在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一次“围剿”的同时,準备以5~6个师的兵力,对湘鄂赣苏区进行“清剿”。红军第16军在军长孔荷宠、政治委员李楚屏指挥下,乘国民党军“清剿”部署尚未就绪之际,採取避实就虚,主动出击的战法,突然以一部兵力于12月l1日攻占修水域,继攻武宁县城未克。国民党军即以驻浏阳,平江、通城、崇阳、武宁等县城的第15师和新编第3l、新编第32、新编第10师和第54师各一部,向修水、武宁之间地区台击红16军。红16军乘隙西移,于18日攻克通城,歼新编第10师1个团及地主武装一部,俘1500余人,缴枪800余支(挺)。旋即转兵向南,先攻平江城,继攻浏阳县古港,均未克,遂于1931年1月下旬进入江西,分兵在宜丰、上高、高安、铜鼓等县境内f肖灭地主武.装,同时进行休整和筹款。在此期间,湘鄂赣苏区的地方式装迅速发展,组成了红军独立第1、第2、第3师,分别活动在平江、浏阳地区和万载、宜春地区及鄂东南地区坚持斗争。

袭占铜鼓城

3月,红十六军乘国民党军调防之际採取先打弱敌,各个击破的战法,一度袭占铜鼓城,后在万载县潭埠攻击国民党军第十八师第五十四旅,俘100余人,缴枪200余支、迫击炮3门。5月,国民党军以8个多团的兵力,向阳新县三溪口地区进攻。中共鄂东南特委指挥红军独立第三师和地方武装,广泛袭扰,迫其撤走。6月初,国民党军新编第十师向通山地区发动进攻。红十六军和独立第三师在通山至鹹宁的要道上设伏打击国民党军,俘900余人,毙伤700余人,缴枪1000余支。16日,红十六军和独立第三师进攻鹹宁县官埠桥、马桥,击溃国民党军1个团又2个营,俘300余人,缴枪900余支。

国民党军围剿

7月,国民党军以4个团的兵力,向位于阳新县三溪口、白沙铺、木石港地区的红十六军发动进攻。红十六军以一部兵力佯攻阳新县北部的鸡笼山,集中主力对占领木石港的第二十六师1个团进行攻击,该团坚守不出,红十六军佯作撤退,在玉岭山地区诱歼其1个营,缴枪800余支,迫击炮10门。9月,国民党军独立第三十二旅进攻渣津,红十六军和独立第二师在黄坊进行伏击,俘300余人,缴枪400余支。10月,国民党军第十八师2个团和宜春地主武装一部进攻万载县茵果,红十六军和独立第一、独立第二师进行反击,毙伤其300余人,缴枪300余支。此后,红十六军和地方部队转战于修水、万载、阳新等地。

湘鄂赣军区成立

1932年3月,湘鄂赣军区成立,孔荷宠任总指挥,黄志况任政治委员。至7月,全区红军及地方部队发展至1.6万余人。9月10日,国民党军以优势兵力对湘噪声赣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先后占领龙港、燕夏和小源等地。红十六军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收复了小源等部分地区。1933年4月初,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红十六军和由独立第一、第二师编成的红军第十八军,由万载县高村一带沿锦水北岸向南昌进发,以牵制即将“围剿”中央苏区的国民党军。途中,在宜丰县港口地区,歼国民党军1个团另1个营,缴枪650余支,重机枪15挺。与此同时,国民党军2个多团乘红军东进之机,由浏阳向湘鄂赣省委驻地小源进攻,红十六、红十八军随即西返。8月中旬,在小源以西的株木桥,与国民党军激战1昼夜,将其击溃,毙伤600余人。尔后,红十八军又在宜春县小洞俘国民党军100余人,缴枪200余支。

第五次“围剿”

1933年秋,国民党军以5个师又3个旅的兵力,对湘鄂赣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9~11月,红十五师(6月由红十六军改编)根据中革军委指示,转战浏阳、萍乡、醴陵等地,以吸引湖南国民党军,策应红六军团在湘赣苏区作战。12月,红十六师奉中革军委命令,向袁水下游行动,以威胁南昌,配合中央苏区反“围剿”作战。26日,攻占南昌附近的西山万寿宫,歼国民党军2个营。1934年2月初,红十六师在奉新县黄沙同由湘赣苏区北进的红十七师会合,共同进入南昌经冯地区,转战1个多月执行中革军委赋予的破坏南浔铁路(今南昌-九江),威胁南昌,吸引赣江以东国民党军的任务。3月中旬,红十六师西返铜鼓县幽居时,湘噪声赣苏区已被国民党军分割和实行分区“清剿”。6月上旬,红十六师主力在宜丰、奉新边界黄沙、甘坊地区,被国民党军第十八、第五十师的6个团包围,大部牺牲,少数突出重围,于8月间转移到平江、浏阳、修水、铜鼓边界地区。红十六师另一部在金丰一带也遭受重大损失。至此,湘鄂赣苏区大部被国民党军占领,红十六师余部及游击队在湘鄂赣边界地区继续坚持斗争。

意义

湘鄂赣苏区的反“围剿”作战历时近4年,消灭了大量的国民党军部队,取得了许多次作战的胜利,扩大和巩固了湘鄂赣苏区,但最后却是部队遭受到了重大损失,苏区大部被敌占领。所有这些说明,红军要想取得胜利,一是要有正确的战略方针,二是要有灵活的战略战术三是要防止一切不从实际出发冒险主义。

本文由'翠冷琴'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