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犀金龟

犀金龟

犀金龟属于鞘翅目,头部和前胸背板大多有明显突出的分叉角,形似犀牛角,故得名。在云南发现有7属12种。

犀金龟科”隶属于鞘翅目,在世界上广泛分布。多分布在热带地区,尤以南美种类最为丰富,非洲和大洋洲种类较多,亚洲种类相对较少。儘管中国犀金龟种类不多,仅占世界己知种的2.5%左右,对其分类学及地理分布的研究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经济价值,也可害虫防治及益虫利用提供第一手的材料

基本介绍

中文学名:犀金龟别称:独角仙动物:节肢动物门亚门:六足亚门昆虫亚纲:有翅亚纲:鞘翅目亚目:多食亚目:犀金龟科分布区域:犀金龟多分布在亚热带、北热带的贡山等地总科:金龟总科

分布範围

犀金龟犀金龟

多分布于热带地区,尤以南美洲种类最为丰富,非洲和大洋洲种类较多,亚洲种类相对较少、北热带的贡山、福贡、大关、盐津、镇雄、华坪、新平、邱北、墨江、澜沧、西盟、龙陵、畹町、瑞丽。其中突背蔗龟、橡胶犀金龟、双叉犀金龟俗称独角仙。
独角仙广布于我国的吉林、辽宁、 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国外有朝鲜,日本的分布记载。
在林业发达、树木茂盛的地区尤为常见。多栖息榆林地区或经济林果区,以桑、榆、无花果等树木的嫩枝,或一些瓜类的花器为食,人工养殖困难不大。全球已记有犀金龟1400余种。相对而言,我国犀金龟种类相当贫乏,迄今仅记有33种。成虫食性幼虫多腐食,或在地下危害作物、林木之根。我国的种类虽少,但有多个重要地下害虫种类,经济意义重大。

形态特徵

形态特徵:犀金龟科亦称独角仙科,是一特徵鲜明的类群,依其上颚多少外露而于背面可见,上唇为唇基覆盖触角10节,鳃片部3节组成;前胸腹板于基节之间生出柱形、角形、舌形等垂突等特徵而易于识别多大型至特大型种类,性二态现象在许多属中显着,其雄虫头面、前胸背板有强大角突或其它突起或凹坑,雌虫则简单或可见低矮突起。
独角仙Allomyrina dichotoma (Linnaeus),又称双叉犀金龟,体大而威武。不包括头上的犄角,其体长就达35-60毫米,体宽18-38毫米,呈长椭圆形,脊面十分隆拱。体栗褐到深棕褐色,头部较小;触角有10节,其中鳃片部由3节组成。雌雄异型:雄虫头顶生l末端双分叉的角突,前胸背板中央生l末端分叉的角突,背面比较滑亮。雌虫体型略小,头胸上均无角突,但头面中央隆起,横列小突3个,前胸背板前部中央有一字形凹沟,背面较为粗暗。三对长足强大有力,末端均有利爪1对,是利于爬攀的有力工具

繁殖情况

独角仙一年发生1代,成虫通常在每年6-8月出现,多为夜出昼伏,有一定趋光性,主要以树木伤口处的汁液,或熟透的水果为食,对作物林木基本不造成危害。幼虫以朽木、腐烂植物质为食,所以多栖居于树木的朽心、锯末木屑堆、肥料堆和垃圾堆,乃至草房的屋顶间。不危害作物和林木。幼虫期共脱皮2次,历3龄,成熟幼虫体躯甚大,乳白色,约有鸡蛋大小,通常弯曲呈“C”形。老熟幼虫在土中化蛹。

主要价值

独角仙可作观赏,由于犀金龟甚多种类体型巨大,是鞘翅目内乃至昆虫纲内“巨虫”家族之一,形状奇特,雄虫角突发达,乾净、安全、易饲养通常幼虫饲以腐殖土,成虫餵之瓜果,为大众所喜好,作为宠物饲养、收藏,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许多国外的观赏性犀金龟还进口到中国,作为宠物为爱好者所饲养。原产于美洲的赫拉克里斯犀金龟勿是全世界第二长的甲虫,可达以上全世界最重的甲虫也是来自美洲的象巨犀金龟.

本文由'焦名姝'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