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堑壕枪

堑壕枪

堑壕枪既是指在堑壕战中使用的霰弹枪。 绰号“堑壕清扫器”(Trench sweeper)的温彻斯特M1897霰弹枪是一种常有效的近战武器,自20世纪初就开始装备部队。而美国海军陆战队则在太平洋战场上大量使用该枪对付丛林中的日军,取得不错的战果。M1897霰弹枪是一种泵动式武器,枪身下方的管状弹仓可装6发12号霰弹,而且可随打随装,一枪轰将过去,数枚霰弹如天女散花一般的飞过去,近距离命中率和杀伤效果极佳。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堑壕枪英文名称:Trench gun定型时间:1917年国家:美国
【 堑壕枪】(Trench gun)
历史

温彻斯特1917型堑壕枪温彻斯特1917型堑壕枪

堑壕枪既是指在堑壕战中使用的霰弹枪。在第一世界大战中,美国的总指挥约翰·约瑟夫·潘兴将军一直迫切的希望减少在堑壕战中的伤亡,而避免堑壕战大量伤亡的重要因就在于开发更强大的压制性武器,也就是製造一种既可以清除战壕中的敌军又可以防守的枪枝 。此时,在对墨西哥的战争表现甚佳的温彻斯特1897型泵动霰弹枪进入了美军的视线。温彻斯特1897型是一支採用外部击锤和5发管状弹仓的泵动霰弹枪,它有12号和16号两种口径,有多种不同长度的枪管。美军根据累积的堑壕战经验,认为缩短枪管的泵动霰弹枪会更有效,于是美国陆军司令部下令开发堑壕战用的霰弹枪。
温彻斯特公司在1897型霰弹枪上进行改制,首先把枪管缩短到20英寸(508mm),然后在枪管上套上一个开有许多小孔的金属套管,套管前端有安装刺刀的W形刺刀座,以便霰弹枪也能够用刺刀突击和进行白刃战,套管靠近枪口位置的顶端还有一个圆粒状的小準星,但考虑到用于近战,所以不设照门。为了减重,这个金属套管上还开有许多小孔,虽然该金属套管的作为就是为了安装刺刀座,但看起来就好像一个枪管隔热罩,而且事实上是能够起到隔热罩的作用,所以现在我们也能看到一些现代霰弹枪採用了类型设计但没有刺刀座的枪管隔热罩由于考虑到该枪改制后的长度较短,在白刃战容易吃亏,所以该型霰弹枪选用较长的M1917步枪的长刺刀。1917年,美国陆军把这种经过改制的温彻斯特1897型霰弹枪正式定型为M1917堑壕枪,由温彻斯特公司提交生产图纸并正式生产。温彻斯特公司生产的M1917有以下5个标誌:枪机的机柄上仍然有“1897型”和“温彻斯特公司”字样;枪管上面打上验证标记证明该枪管已由温彻斯特公司用强装弹发射试验合格;枪管左侧打上该枪管的供应厂家(温彻斯特)的地址、口径号(12号)、弹药长度(2 3/4 英寸弹,即长约70mm)、无喉缩枪管的缩写(CL);机匣下面打上枪号;枪托左侧中央有检验标誌和检验人员的姓名缩写。温彻斯特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共卖了19,196支M1917堑壕枪给美国政府。但由于前线对堑壕战兵器需求很大,仅由温彻斯特公司供应已嫌不足。于是,美军将军队仓库中保存的温彻斯特1897型霰弹枪全部交给政府兵工厂按标準改制。一战中美国政府兵工厂共改制出5,000~6,000支M1917堑壕枪。
由于M1917堑壕枪採用短枪管并能安装刺刀,泵动快速上弹和6发容弹量(加上膛内1发)的火力,加上12号霰弹在近距离内的命中率和杀伤效果,使得该枪在近距离战斗中极为有效,因此在法国被称之为“堑壕清扫器”(Trench sweeper),而且这种“堑壕清扫器”把德国人给吓坏了,以至于他们要求禁止使用这枪作为战斗武器。在这里有个传说:德国政府强烈抗议美国违反国际公约,使用堑壕枪这种无人道的杀伤兵器;并且,德军司令部声称凡是携带堑壕枪的美军士兵被逮捕后立即处决。美国政府正式反驳了德国政府的抗议,美国陆军还针锋相对地声明,德方胆敢处死1名携带堑壕枪的美军士兵,美方将揪出一名德军俘虏偿命。最后的结果是,德方的抗议无效,双方均未採取报复行动。不过据说德国政府宣布处决携带霰弹枪的美军士兵并没有相关的档案证据,可能只是一种不成文的规定或者是某些前线军官出于惧怕霰弹枪而作出的报复行为。但德国政府确实在1918年正式颁布外交文书来抗议美国使用霰弹枪这种不人道的武器,但这份抗议档案所起到的效果是等于给霰弹枪作了一次成功的商业广告。最后德国人的对抗手段是研製了自己的堑壕战压制兵器——MP18I冲锋鎗。
一战结束后,大部分M1917堑壕枪在美军仓库中保存,极少部分用于美军基地警备和特种作战。后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重新使用起M1917堑壕枪。不过由于此时的的单兵自动武器已经大为普及,加上运动战为主的战斗方式代替了一战时的阵地战,因此堑壕枪的套用数量要少得多。在太平洋战场上,霰弹枪用得比在欧陆战场要多。另外温彻斯特公司也应军方订单生产少量的堑壕枪,这一型枪一直到1945年才停产。

本文由'萨碧雁'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