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槟郎

槟郎

槟榔(学名Areca catechu L.)棕榈科槟榔属常绿乔木,茎直立,乔木状,高10多米,最高可达30米,有明显的环状叶痕,雌雄同株,花序多分枝,子房长圆形,果实长圆形或卵球形,种子卵形,花果期3-4月。

槟榔原产马来西亚,中国主要分布云南、海南及台湾等热带地区亚洲热带地区广泛栽培。

槟榔是重要的中药材,在南方一些少数民族还有将果实作为一种咀嚼嗜好品,食用过多易患口腔癌。

基本介绍

中文学名:槟榔植物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亚纲:槟榔亚纲:棕榈目:棕榈科亚科:槟榔亚科:槟榔属分布区域:亚热带地区人群过敏人群请勿食用

基本信息

槟榔树(Areca catechu)在中国、印度、斯里兰卡、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都有栽培。树干不分枝,高达12∼15公尺。槟榔子是棕榈科(Palmae)槟榔树的种子。而槟榔叶是胡椒科(Piperaceae)蒟(Piper betle)的叶。槟榔果略小于鸡蛋果皮纤维质,内含一粒种子,即槟榔子。胚乳坚硬,具灰褐色斑点。于8∼11月果实完全成熟之前即予採收,去皮,煮沸,切成薄片晒乾,乾后呈深褐色或黑色。槟榔子是劣等儿茶(catechu)的原料,其主要生物硷是槟榔硷,兽医用驱虫药。

植物属性

形态特徵
槟榔树
槟榔(Bīng Láng)茎直立,乔木状,高10多米,最高可达30米,有明显的环状叶痕。
叶簇生于茎顶,长1.3~2米,羽片多数,两面无毛,狭长披针形,长30~60厘米,宽2.5~4厘米,上部的羽片合生,顶端有规则齿裂。雌雄同株,花序多分枝,花序轴粗壮压扁,分枝曲折,长25~30厘米,上部纤细,着生1列或,2列的雄花,而雌花单生于分枝的基部;雄花小,无梗,通常单生,很少成对着生,萼片卵形,长不到1毫米花瓣长圆形,长4~6毫米,雄蕊6枚,花丝短,退化雌蕊3枚,线形;雌花较大,萼片卵形,花瓣近圆形,长1.2~1.5厘米,退化雄蕊6枚,合生;子房长圆形。果实长圆形或卵球形,长3~5厘米,橙黄色,中果皮厚,纤维质。种子卵形,基部截平,胚乳嚼烂状,胚基生。花果期3~4月。
生态环境
亚洲热带潮湿温热地区广泛栽种。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在中非和东南亚,如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来半岛、纽几内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泰国、越南、高棉等国。我国引种栽培已有1500年的历史,海南、湖南、台湾三省栽培较多,广西、云南、福建等省(区)也有栽培的。

本文由'宰天薇'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