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经验  > 正文

赵忠毅公诗集

赵忠毅公诗集

赵南星(1550—1627)明代诗文作家、散曲作家、政治家,字梦白,号侪鹤,别号清都散客,高邑(今河北元氏)人。万曆二年(1574)考中进士,曾任汝宁府推官、户部主事、吏部考功等职,为人方严正直、嫉恶如仇,因上疏陈四大害,触犯时忌,被削籍为民,家居三十年。天启(1627—1627)初,起为吏部尚书。其时正值宦官魏忠贤专权,政治腐败,南星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与之斗争,与邹元标、顾宪成号为“三君”。失败后谪戍代州,最终死于戍所。崇祯初年,追謚为“忠毅”。

基本介绍

中文:赵忠毅公诗集诗集信息:赵南星着年代:明朝说明:追謚为“忠毅”

诗集信息

明诗别集,赵南星着。

赵南星简介

除下文将要介绍的诗文外,赵南星还是一位出色的散曲作家。其散曲的内容要有两部分一是表示恋情,如[锁南枝半插罗江怨]:“……既相逢怎肯干休罢。不瞧他,眼怕睁开;不抓他;手就顽麻。见了他欢欢喜喜无边活。一回家埋怨苍天,怎幺来生在烟花,料幺他无损英雄价!”二是嘲讽世态,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说:“乡里后生,依附门下,已而奔趋权利,相背负。酒后耳热,戟手唾骂,更为长歌小词瘦语,吴歌打枣桿之类,以戏侮之。”如[一口气]《有感于梁别驾之事》:“朝入衙门,夜寻红粉,行动之间威凛凛。唬的技者们似猴存,呼唤一声跑得紧。先儿们,纵然有王孙公子,公子王孙,沥丁拉丁,都不如凭先儿们。”其散曲俚俗而生动,浅显而形象,富于艺术感染力。

品诗

从上文提到的赵南星的散曲作品可以看出,赵南星是一位文品如人品的诗文作家,这一点也同样体现在他的诗歌作品中,而且更为明显和深切。由于作者为人方严正直、慷慨激昂,故其诗作也往往成为其真情的自然流露,呈现出感情丰沛、淋漓峻爽、雄健磊落等特点。如《寄魏懋权时时乃兄以言得罪》一首:“浮云满天地,吾道竟何其。仕路生俱拙,交情死不疑。问君有泪,鸟鹊我无枝。昔忆同樽酒,茫茫未可期。”该诗以“浮云满天地”起笔,以比兴手法暗示了自己忠而被谤、信而见疑、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无奈,表达了自己对被阉党迫害的一腔抑郁不平之气。

品《短歌行》

以“君有泪”、“我无枝”作比,寄託了在阉党专权情况下作者与友人有志难展、无路可走的一腔ゐ惶之情,最后以“忆昔同樽酒,茫茫未可期”结束全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挚友情和世事难料,不知何时才能相见的悲凉情感。全诗感情充沛,极写尽作者的满腔怨愤,直抒胸臆,不事雕琢。沉郁而不失豪放,悲慨但不乏豪气。再有《短歌行》诗:“天迥地周,时不我留。少壮易老,胡为多忧?有客盈堂,有酒盈觞。铿钟考鼓,聊为淫荒。中区迫隘,令我心测。白云在天,安得羽翼?功名有数,乐当及时。齿髮一暮,虽悔莫追。愁令霜陨,怒感山倾。不如饮酒,可以乐生。维山有阿,维河有浔。嗟今知人,谁知我心?”该诗感慨深长,淋漓沉痛,读之使人几欲下泪、几欲拍案。作者既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便渴望能入仁朝堂,得到皇帝信任、建功立业。然而,不幸的是,作者生在一个宦官专政、权臣当道的黑暗时代,作者空怀一腔报国之志而无以施展。诗人闲居在家,一晃数十年过去。岁月无情,时光飞逝,而作者一事无成。

整体评价

面对此番境况,谁又能不黯然心伤?会客把盏之际,作者欲及时行乐,借酒消愁。可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以至到了“令霜陨”的地步。作者一方面感叹“天迥地舟,时不我留”,为“齿髮一暮,虽悔莫追”而担忧,为“少壮易老”而功业无成而痛心,一方面又在不停地劝解自己“功名有数,乐当及时”“不如饮酒,可以乐生”,这种自我劝解、自我排遣而不得反而使愁上加愁、痛上加痛的凄凉景况,令每位读者心下恻然。读后,我们不难想像一位方严正直、心怀天下却被排挤出朝外一闲居就是几十年的白髮老翁手持酒杯欲饮不能欲罢又无以释怀的情形,又怎能不象诗人一样发出“嗟今之人,谁知我心”的撕心裂肺的呼喊呢?
除了抒发个人的一腔抑郁不平之气外,《赵忠毅公诗集》中还有大量诗歌抒发了作者对当时时事的看法,虽手法含蓄但仍依稀可见作者嫉恶如仇的满腹慷慨之气,如《长蛇歌饮邹南皋作》。“洞庭长蛇一夜枯,千人万鬼惊欢呼。岭表流人归满途,今君奉昭来上都。忆昔投荒向万里,闻君每老复无子。君不识我我爱君,常恐一旦含冤死。天摧地折白日堕,命寄群虎欲谁恃?鱼龙送君置我前,落日开筵面秋水。平生结交无贤豪,昨见吴赵今见尔。君亦先曾知我名,狱中得自艾先生。公等衮衮皆大用,海内何愁更不平。长跪进君黄金杯,悲风飒飒从天来,欲饮不饮何为哉?不见尔乡刘侍御,白骨今为蝼蚁?。”再如《柏乡送归德沈龙江相公》,其一曰“别深相见一舒颜,末进哪堪鬓亦班。束帛只妨高卧稳,安车乃与太平还。虚无莫道变龙业,恍忽初离虎豹关。筋力喜看犹自健,羽仪今日在山间”,其二曰:“飞书作者何男子?善类纷纷畏祸殃。诣关省郎朝上书,呼天爱女夜焚香。生还暇恤时艰厄,传食犹沾帝宠光。留宿柏人无所虑,相望一水即家乡。”委婉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不满以及对与自己同病相怜的朋友无限同情。

《高子遗书》《林门集》评

赵南星这种诗品如人品的风格广为其后代的诗论家所推崇,他们几乎都不约而同地指出了其诗慷慨峻爽的风格特徵。如高攀龙的《高子遗书》中称“侪鹤先生(赵南星号侪鹤,编者注)为小词,多寓忧世之怀。酒酣令人歌而和之,慷慨徘徊,不能自已。”姚希孟《林门集》中亦记载了他不为权贵势力所屈的刚正品格,书中记道:“江陵相病,朝士遍走群望。忠毅赵公与顾公宪成、姜公氏昌,戒勿往,仍为纪事诗曰:‘二竖能忧国,乾官为祝平。’传播人口。赵公诗步武少陵,淋漓沉痛语,使人慾泣欲啸,欲缩地而谈,欲排暗而■。易水击筑之音,于今再见。”

《列朝诗集》评

钱谦益《列朝诗集》评其人其诗为:“梦白(赵南星字梦白——编者)公忠强直,负意气,重然诺,有燕、赵节侠悲歌慷慨之风。乡里后里,依附门下,已而奔趋权利相背负。酒后耳热,戟手唾骂;更为长歌、小词、瘦语、吴歌《打枣竿》之类以戏侮之。其人衔之次骨,梦白不知也。在戎所,赋诗饮酒,唾骂笑傲,一如平时,不以谪居畏祸,少有贬损。人谓寇莱公、苏子瞻无以过也。”

《蚕尾续文》评

王士■《蚕尾续文》曰:“高邑赵忠毅公北方伟人,天下望之如泰山北斗。诗长于古、《选》,颇有语度,而又能自见其才思”。陈田在《明诗纪事》中也是从这一角度评价其诗的:“忠毅三历铨曹,一为太宰,激浊扬清,凛不可犯。可谓姜桂之性,老而愈辣。诗亦风骨耸峻。”而从前面我们所举到几首诗中可以看出来,其诗那种雄健垒落、奔轶绝尘的文风,同时代诗人的确未有可匹敌者。《赵忠毅公诗集》现存有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范景文、张大受刻本,共六卷。在清康熙年间被禁毁。究其原因是因为其诗为钱谦益所推崇,并被收入钱所编的《列朝诗集》,而钱谦益又是为清高宗所憎恶的人物。“因人废言”、“恨屋及乌”,其被禁的命运也就难免了。

本文由'李泽铭'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